偶像行銷

台灣第一本建構流行音樂理論、剖析文化產業運作的經

文:本刊編輯部

台灣流行音樂與大眾文化比肩齊步發展,從戰前開始緊跟著世界都會庶民音樂發展腳步,在這一塊土地上生根茁壯,在文化產業的進程中未曾缺席。

流行音樂從誕生到現在,不到一百年之間,台灣藉著殖民、後殖民的歷史轉換,在文化繽紛雜陳、多元人文融匯的政治、經濟、社會、藝術進展過程下,與世界流行音樂風潮接軌,成為延續華人流行音樂命脈的重要樞紐,歷時近一個世紀,但是有關流行音樂的理論基礎以及文化產業操作市場這一塊場域,一直欠缺深厚、穩固的理念典範,雖然市場蓬勃、產量豐富,卻無法在學術殿堂中佔有一席之地,原因很多,歸根究底,就是因為學術研究者通常不諳音樂專業內容,懂得音樂的樂手又鮮少位居廟堂之中進行專業研究,所以造成許多有關流行音樂的書籍,絕大多數流於歷史學紀錄以及傳記式的報導,欠缺社會學、系譜學以及詮釋學的質性分析方式,針對歷史時間、地理空間、人文環境、藝術系譜等研究方法交錯,建構一個紮實的理論基礎,加上徹底移植西方五線譜霸權作為華人音樂教育圭臬,以至於流行音樂淪落為現代都會中的蜉蝣。流行音樂市場蓬勃、全民實踐,卻得不到學術界青睞,因此,有必要為流行音樂產業以及文化財富,建構一個根深蒂固的理論根基是當務之急,相信許多學界人士早就有這個概念了。

本書作者朱介英,職務跨越了文化產業(歌林唱片公司宣傳企劃及製作人、藍與白唱片公司製作人、家風唱片公司宣傳)、傳播媒體(儂儂雜誌主編、ENJOY雜誌總編輯、明星雜誌採訪主任、第一家庭雜誌藝術指導)、創作人(三月思、紙船、金縷鞋、蘆歌、老師的擺度船等歌曲創作,標準水彩畫、設計的色彩計畫等設計叢書,大風堂張大千與雲生一段美麗的歲月交集、張大千仕女冊等美術叢書,詩劇《囚室》,小說《蠱》等),對傳播、行銷、市場等運作事務親身礪行與實踐,早在1980年開始,就著手蒐集唱片公司文化產業運作偶像明星的流程資料,以及統計分析市場趨勢,直到四年前開始埋首撰述,終於寫出這一本70萬字的流行音樂理論與實務著作《偶像行銷》,揭開文化產業所覆蓋的一層神秘面紗,並為流行音樂建構深厚的理論基礎,將於近日出版應市。

《偶像行銷》內容大致分為兩大區塊,一是針對流行音樂的內涵,包括文化、歷史、社會、迷群現象、符號崇拜精神機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大眾傳播媒體功能、現代都會生活實踐、工業革命啟動機械複製技術、現代數位科技啟動訊息匯流現象、商品拜物教之現代消費生活擬仿、大眾文化逐漸取代精英文化成為消費主流價值之淵源等。另一區塊針對戰後台灣唱片公司之誕生以及世界唱片產業發展相對應、華語流行音樂歌曲樂風剖析、流行音樂音樂學基礎、唱片公司組織結構、超級巨星製造原理、偶像行銷流程、人本位行銷議題建構和媒體操作方法等。兩大主題交織構成本書的理論與實務內容,是台灣第一本建構流行音樂理論、剖析文化產業運作的經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