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洪慧的蕾絲書法
從傷痕中走來
詩裡的意象蒙太奇
閱讀嚴忠政《時間畢竟》
每日一報
生活與生命,像用一張張馬賽克的小照片,拼貼成一大幅失焦的身影。不斷在尋找到適當的觀看距離,這一小張那一小張和整大張。
林婉瑜提到小時候經常搬家,那時與同學通信,寫信像為時間之殤、空間之隔,再創了記憶。
寫詩、小說,演奏揚琴亦作詞、作曲的右京,透過創作實踐生命,在詩集《幼鯨的海底遺跡》序文對詩意的詮釋為「以有限回應無限」。
我試圖捕捉能量流動,將它具象化為線條、動作、材質的質地與痕跡,讓作品擁有自己的靈魂,能夠呼吸,能夠回應。
駐站作家
我對於里斯本的嚮往,始於少時觀賞的電影《里斯本的故事》,這是德國當代電影大師文.溫德斯於1994拍攝,向費里尼致敬的經典之作。
這些天王、天后,以及熟面孔的歌手群,在一首首熟悉的旋律聲中,重溫了歌手與音樂曾經創下的輝煌全紀錄。
忍不住伸手輕觸梅花花瓣,只覺得聽見花瓣發出清脆聲音:「我不畏嚴寒艱苦卓絕,凌冬盛放,不與俗媚。」
一生當中,會有很多第一次。可能是快樂的、是悲傷的,也可能是驚險的、是幸運的,而這些第一次,往往讓人印象深刻,永生難忘。
友站連結
同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