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中撥霧,找尋側身的你

談崎雲《說時間的謊:你是我唯一的坦白》

文:陳威宏

翻閱崎雲《說時間的謊:你是我唯一的坦白》,讀者們進入詩人的記憶大門,聯想起過往閱讀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的經驗,我們不免企圖尋找字裡行間,究竟何者為作者回味無窮的貝殼狀瑪德蓮蛋糕?

只不過這塊珍藏的回憶之物,並非由嗅覺、味覺牽引的異國甜點,而可能是由視覺、觸覺所開展的畫面,裡頭一顆隨手置於洗臉檯前的松果,舒展鱗片或緊闔;抑或杯子裡綴有標籤棉線的茶包,氤氳著逐漸散去的熱氣 ──在寂寞感的氛圍裡,散發著那屬於沉靜、嚴肅的茶香。

《說時間的謊》是崎雲繼詩集《回來》、《無相》後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本書分為三輯:「木紋之心」、「從霧中走出來」、「恍惚的節慶」,共二十二篇散文。青年詩人正於而立之年,但本書卻處處顯盡他的老靈魂,各篇並非由時間順序安排,而是別具用心、主觀美學式一次次暗合主題的繁複共鳴。

崎雲書寫個人年少之事,但並不單純記錄過往,對現實可能是更深刻的思索、改造及超越。他自述曾於大學畢業之際環島短期流浪,為下一個階段尋找自我。在身 分重新確認,人生重新定位的時間切片裡,詩人展現反省與覺察的過程。如〈從霧中走出來〉所述:「對我來說,活著最大的考驗,有時並不全然是應對外在的勞苦,而是思考如何維持內在的平衡。」

崎雲的散文之筆,猶如暗色調的大提琴弦低鳴迴盪,在黑暗中透著微光。他寫舊傷新瘡的恢復,寫早已離散的情愛,寫憂鬱鬼魅,寫生死課題。文中所述的記憶場所無論空間大小總是濡濕的,如浴室、地下室或多雨的城市。詩人在文字中品味孤獨,彷彿踩踏寂寞之影的同時,於氤氳夜霧裡尋出一條出路。

這記憶之冊並非一本連年繫月的日記,而是由詩人主動挑選(或迴避),記錄(或重新塑造)記憶而成。此舉也打破了原先記憶的私密性,因書寫再度結構化而清晰,構築起作者一種苦難中摸索前進的人生觀。熟悉崎雲詩作的讀者都知道,他的詩歌存在不少關於佛教信仰的意象,在本書中所記錄等事,則提供了較具關鍵性的補充。

當我們閱讀散文裡的生活點滴,須明白那是詩人不完整的自我,被添上色彩之外的「說時間的謊」,文字幻術亦為詩人最佳的再度隱藏。或許在日常裡,詩人必須佯裝成健康完整,但在書寫 的空間裡可任情感自在揭露,崎雲於序中說道:「即使天色慢慢暗下來,即使心中有陰影,但此時此刻,有我們相互陪伴,陰影和天色,也就無關好壞。且讓我在書中說一些不會輕易被拆解的關於時間的謊,且讓你在閱讀此書時,能夠慢慢地沉靜下來,將謊一個一個解開,看見符號後面的徵象,進而成為我唯一的坦白。」詩人不勉強地舒展病骨,但自我醒覺的姿態是肯定的。一次次的自我揭露,也將個人記憶透過讀者產生的共鳴,而形塑成集體記憶。

哲學家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曾在日記裡提到:「生命必須回頭才能理解,但是必須向前才能生活。」崎雲這本散文集或許是意外開出的燦爛之花,讀者可藉此書為線索,以便在重溫詩人詩作時,為詩之謎團握住幾把可靠的關鍵鑰匙;每一次重述記憶,皆是轉換時空的對應位置,調整自己觀看過去的的眼光及角度,賦予舊記憶新生命。

崎雲小檔案
本名吳俊霖,台南人。曾獲優秀青年詩人獎、創世紀六十周年紀念詩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以及各地方文學獎等。寫詩,也寫散文。現為創世紀詩社同仁,著有詩集《回來》、《無相》。詩集《銀葉側身》寫作計畫曾獲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學創作類補助。

《說時間的謊》 這是詩人崎雲的第一本散文集,他將日常片段以細膩的詩人之眼,對生活進行觀察紀錄。其文字的點滴感觸,寫愛、寫回憶,也寫恐懼,詩人是在深刻的思維裡反映出生命的痛楚,也是對當下及未來人生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