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編輯的話 〉 第七期

編輯的話

風巷.風向量

論網路傳播的新指標考

朱介英
25 December 2019

站在媒體的立場觀看當今21世紀的傳播生態,網際網路已然成為絕大多數消費視覺焦點;不僅僅年輕一代如此,年紀大一點的銀髮族,也一一地把腳步踏進這個交叉火網,樂不思蜀。傳統的傳播規則從口傳、手抄、印刷、無線電、電視等媒體所建構的法則進到網路環境,才一轉眼,便在網際網路訊息大洋中沉溺,傳統媒體猶掙扎不已,不得不嚥下一口氣,隨著數位電磁波乍浮乍沉,奮力求生,否則便會沒頂。消費文化、選舉文化在近20年不到,被激發得波瀾萬丈。

改變的是溝通形式
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一句名言:「要透徹理解文化的最好作法就是關注文化的對話工具。」(Postman, Neil. 2007:25)文化是生活實踐,而媒體廣義地說就是文化對話工具,人類之所以創造文化,全來自本能所具有的對話能力,個人的語言加總形成集體對話法則,借助工具來溝通。人類之得以在地球上爭得存在與稱霸物種的位置,有賴於獨具優勢的智慧,而這些智慧的集體化,全然在相互之間溝通與凝聚,眾志成城,匯為一股足以與天對抗的能量,溝通也可以解讀為文化的基力,它無時無刻都存在,卻沒有質量可以測量。

基於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的名言:「傳播就是訊息」,訊息是溝通的元素,傳播(communication)也就是溝通(communication)的同義詞。

新世紀網際網路稱霸時代來臨,從上個世紀末至今,30年不到,網路培養了社群化新消費區塊崛起,舊有的傳播理論經典有待重新建構,21世紀初開始傳播訴求目標消費群逐漸往網際網路偏移,傳統傳播媒介展開一番重新洗牌運動,以往大眾傳播所進行的單向灌輸方式,轉換成為媒介雙向互動模式,網際網路的「點對點」傳輸形成「每一個節點皆可做為訊息的傳送者或接收者,或是同時作為傳送者或接收者。」(Lievrouw, Leah A. and Livingstone, Sonia. 2008:11)導致整個訊息傳達生態翻天覆地地改變,1920~1930年代出現的無線電廣播、1950年代的電視播放培育了史無前例的大眾傳播生態;1970年代社區電臺和有線電視建構了區塊傳播社群;1990年代網路出現,在30年不到,奠基於網路設備而浮現出「虛擬社群」逐漸成型,遂步入所謂「微分眾時代」。雖然訊息網路生態起了重大更動,不過媒介等於工具、傳播等於方法、內容是訊息的語言,通感等於訊息的本質這個法則並沒有改變,改變的是溝通形式,而非溝通法則。

風巷在哪裡.傳播就在那裡
由於溝通型式改變,點對點的溝通時代來臨,把傳統大眾傳播媒體壓縮到一個不受注意的空間,但並未消失,仍然扮演著一些基本的訊息承載機制。而新型式網路溝通管道成型,等於將大眾傳播的凝聚結構全方位敲碎與重組,「網路社群」(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有如生物體中的組織一般,分散在各器官與體系裡,成為傳播運作所要訴求的對象。

此處所謂組織(tissue)是指生物學的詞彙,而非社會學或政治學的組織(organization)詞彙,網路社群的虛擬化特質打破了傳統的社會關係聯繫結構,凝聚社群的條件也不再是依據語言、血裔、教育、信仰、階級、年齡、區域等關鍵,反而簡化到只是一股意識型態與認知類別上,認知與分享構成創造認同的基本動力,一道一道錯綜複雜的「虛擬通路」交叉火網於焉誕生,「虛擬社群是種聚集一般信念及實踐的通路要地,使身處不同地區的人們得以集結於此。」(Jones, S. G. 1995:19/ Lievrouw, Leah A. and Livingstone, Sonia. 2008:126)因為這個特點,「言論自由、個人主義、平等及開放近用(Open access)等原則與虛擬社群結合在一起。」(Lievrouw, Leah A. and Livingstone, Sonia. 2008:127)而這個網際網路的虛擬通路動力之源「風巷」誕生。訊息的大量流通與湧動,成為消費主義所要點燃的風向目標,風巷在哪裡,風向便在哪裡。

風巷的物理學解讀
所謂「風巷」,是在空曠的地方建造一個狹窄的通道,導引大氣流動進入通道裡,經過擠壓後形成一股強烈的勁風,由一端進入,朝向另一端湧出,這個狹窄卻能夠引起強勁風力的通道便稱為風巷。空氣的流動造成風,地球表面上濃厚的空氣會往稀薄之處匯流,兩處濃薄、對比愈強烈,形成愈大的空氣流動勁道;由於地球的各種氣候、自轉與公轉、星際引力、太陽風、磁極、地形等因素,導致空氣分布不均,因此空氣無時無刻不在流動,古人很早就將氣流運用在風水、建築科技上,東方傳統建築的四合院,通常會規畫半封閉的長廊,導引室外空氣灌進來,寬闊的氣流瞬間經過狹窄的巷弄擠壓,形成快速而強勁的風廊,一來降低室內溼度,一來引進涼風,將沉悶的熱氣驅逐出去,這就是「風巷」的物理學原理。

現代資訊科技發達,訊息流動也可以用物理學來解釋,訊息在空曠無涯的社會意識流領域裡奔闖不已,如何運用風巷原理,創造強勁的訊息風潮,把行銷內容像染料般,灌進風潮當中,有如電子帶著數位資訊在消費意識中製造流行風尚,誘發目標消費群內心湧起購買行為,以達到促銷目的。把風巷原理用在當前網際網路資訊戰爭上,21世紀初葉,用得最成功的莫過於台灣的「政治選舉」運動;尤其是今年總統大選,基於去年(2018)立法委員選舉,各政黨初次將網路風向操作得虎虎生風,在社會上造成網路聲量空前高潮效果,這一股現象接著持續在專業的網路操盤手操作下,經由媒體(包括空中部隊、地面部隊、海外部隊)運作,搞得社會動盪不安,集體潛意識繃緊神經,隨著瞬息萬變的訊息起舞,蔚為奇觀。

不管如何,網路帶風向已經成為政治、經濟、貿易、行銷管理的熱門議題,行銷操盤手們無不把注意力關注於此,成為操作網路聲量的圭臬;如何成功地帶動網路風向呢,不妨思考一下如何在網路上製造一個「虛擬風巷」,導引大眾關注力灌進來,匯聚成一股強勁風潮。台灣人什麼不懂,對於「一窩蜂」追隨風向可是成績斐然,歷年來的一窩蜂運動紀錄輝煌,如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棒球運動「紅葉隊傳奇」、葡式蛋塔熱潮、日本雷神巧克力、Krispy Kreme甜甜圈、黃色小鴨、好市多義美厚奶茶、衛生紙搶購、哈日、韓流等,無役不與,記憶猶新,如果能在網路發達的今天,再製造網路風巷,激發網路風向,提高網路聲量,以贏取訊息大作戰的勝利,可是傳播人心目中一個遙遠卻伸手可及的理想目標。

網路新角色:聯絡人
凡是閱讀過《傳播理論》的人,必定對影響訊息傳播效能的焦點「意見領袖」耳熟能詳,傳統大眾傳播訊息經過意見領袖過濾之後,才會有某比例的訊息進入受眾,意見領袖扮演訊息漏斗角色。網際網路的點對點去中介(disintermediation)特性,把意見領袖影響力剔除後,反而增加了一個訊息傳達者的角色,就是「聯絡人」(liaisons)。依據網路近用管道(註),「藉由新科技可消弭下列現象的落差,窮人與富人、有權勢與無權勢、擁有與匱乏。」(Lievrouw, Leah A. and Livingstone, Sonia. 2008:182),不管貧富、長幼,網路使用者一分子同時也扮演接收者與傳播者的位置,每個個人(點)也成為他周遭互相聯繫的網友的聯絡人。堪稱為網路使用者「聯絡人」的條件通常是重度使用者,他們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打開社群軟體搜尋,主動與朋友們聯絡,傳個問候圖片、最新訊息、網路笑話、網路便條、音樂短片、逗笑短片等,一來提神,二來與朋友分享;這一類的網路聯絡人同時也是訊息傳播者,他們同時也扮演了虛擬空間的「社會鍵」功能,他們的作為在無形中移動了身分、階級、地位的定型化位置,成為社會關係黏著劑,當然也是網路風巷的磚與瓦、牆與橋。

利用網路近用管道建構風巷的方式,最簡單的方法依循「等比級數」原則操作,以台灣最常用的社群軟體如「FB」、「IG」、「LINE」、「WeChat」等,一個人的軟體有數個聯絡人至數十個、數百個,當然知名度比較高者,或擅於操作的明星、網紅則會有數千個或數萬個;每個個人在社群軟體上貼出訊息,在訊息的隱私設定中設定「公開」選項,聯絡人便可以分享給他(她)們的聯絡人,如此經過幾層或幾十層聯絡人分享,便可在瞬間讓訊息呈現等比級數增加,訊息風巷在達到一個數量上的絕對值之後,便形成網路「風向」,網路風向的強弱與網路聲勢的強弱成正比。網路聲勢如何增強,關鍵在製造訊息之際,首先要思考如何應用訊息製造「冪次法則」(Power Law)。一般將「冪次法則」解讀為事物的發展情況,規模越大次數越少;用在傳播領域操作上,訊息製造的規模強弱,與訊息數量呈反比;在個人網路訊息製造的思考上,需把訊息的規模轉化為訊息的震撼力強度,因為訊息的震撼力強弱也可以與訊息規模強弱成反比,所以根據代換公理簡單地說就是:「訊息震撼力的強度與訊息的數量呈反比。」如何應用聯絡人的螺旋循環層次效應,把具有說服力的訊息,一層一層地傳出去,應用冪次法則原理操作,製造風巷,以達到帶動網路風向的成效,這又是現代網路傳播的一個新課題。

註:網路近用管道(acess)是由媒體近用權的概念產生。媒體近用權包括接近權、使用權,指在人人享有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權利下,能擁有「接近和使用媒體的權力」,接近權含答覆權(給予答辯機會)、更正權(媒體有錯誤報導時給當事人更正內容的權力),使人人具有答辯及更正媒體的權力;使用權是指主動製作節目或建立自己的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