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編輯的話 〉 第八期

編輯的話

集體經驗的炒作者:自媒體

敘述者與閱聽人之間共謀

朱介英
25 March 2020

如果我們站在「媒體中介」的位置來觀看歷史,您可以看到所有生活文化的傳遞與紀錄,都得依靠一種稱為「敘述者」的人或機械來執行,這些敘事者從遠古存在至今,一點都沒有改變,他們孜孜不倦地把身邊的現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儲存起來,然後再經由適當的時空,娓娓地敘述出來,故事的真實性永遠只有一個,但是故事的解讀與再現則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細緻化、圓潤化,當然其寓意也跟著敘述者以及敘述空間的需求和特性而轉換,故事的真相是我們最想知道的焦點,但是經由層層疊疊敘述者轉述之後,故事的原貌隨著時間大流淹沒,傳承下來的只能是故事的大體樣貌,真相則早已淪亡於工具變換的歷史中。

敘述者沿革
最早的游獵時代,敘述者以長者講述經驗的姿態,在篝火堆前邊啃獵物邊把經驗傳承下來,他們以自然的實物來轉喻故事主體,如翱翔之鷹、風中的熊、力爭上游的鮭魚、睿智的狼群、兇猛之獅、王者之虎等。在農牧時代,敘述者以一村唱過一村,一鎮涉過一鎮遊唱詩人的姿態,在農閒的曠野或鄉間教堂廣場,藉著賣藝換取生活之需,他們憑著記憶把沿途所見所聞,在自己的腦海裡整理成為一套一套動人的過往見聞,朝著圍攏過來的村民,口沫橫飛地盡情傾倒。在封建王朝交相爭權奪利的中世紀時代,敘述者一分為二,精英階層培養專業敘述者,包括專業文人官員以及收集時事的專業記者,以抄文方式為王朝傳信;庶民階層仍然依據千年傳統習俗,由專業說故事的人在茶餘飯後,把經歷傳遞給他人,另外還要依靠專業巡遊者如吉普賽占卜師、流浪藝人、巡迴馬戲團、旅行傳道者等。到了15世紀文藝復興時代,印刷術發明後,一個改變世界的媒介誕生,印刷物成為傳播訊息在特定的知識分子當中改寫了文化遞延歷史,其後,機械複製時代降臨,短短300年,訊息經由魚貫出現的媒體如報紙、雜誌、留聲機、電影機、電視、數位媒體等,21世紀成為眾聲喧嘩,影音無遠弗屆地匯流時代。敘述者的本質没變,而敘述者的工具與規模則全然有別於以往的形貌。

班雅明在《說故事的人》第2章中有言:「敘述者這個人物在為故事提供語調、整理事實、而讀者總是喜歡帶著友誼之情,側身其旁,並藉此找回人性正常感情和事實衡量尺度。」(Benjamin, Walter. 1998:21)這說明了敘述者在遠古的口傳技巧時代,基於格言、勸善、建議、實用功效、自然百科、觀察體驗所產生的智慧等內容彙整出一道一道史詩軌跡,來照亮尚未有正史出現的社會;封建王朝時代,遂有模仿史詩型式的英雄主義小說誕生;中產階級(bourgeoisie)成形,大眾文化凝聚成為新聞、報刊市場,於是專業文字工作者投身於敘述者群中,扮演資訊生產者,印刷術與報刊為新的傳播類型打開一扇大門,說故事的人成為「訊息敘述者」(information narrator),專業分工使然,文人介入使得遠古那些集音樂、文學、口述、舞蹈、雜技等技術於一身的「說故事的人」消失殆盡。

自媒體孵化而出
19世紀末數位科技革命為影音匯流打開一扇落地玻璃窗,個人電腦以及智慧型手機普及,逐漸吞食了廣播、電視、電影、錄影、錄音、剪接、播放等橫行了1世紀的專業領域,有電腦軟體的輔助,人人都是主持人、攝影師、播音員、錄音師、製作人、歌唱家、剪接師,人人都可以在網際網路裡獨當一面地開拓自己的一片廣闊天空,從技術面來看,彷彿以往的遊吟詩人與現今螢光幕上的名嘴截然大異其趣,但從「敘述者」這個面向思考,兩種人都扮演著為故事提供語調、整理事實、衡量表演技術、敘述內容尺度、求取大眾閱聽人的支持與鼓舞的人,只不過呈現工具改變,說故事的本質沒有不同。

現今橫行於網際網路的敘述者突然間火熱起來,打開個人電腦或智慧型手機,手一刷讓視覺躍入網路中游泳,除了令人生厭的政治打手們,口沫橫飛地忙著扒糞、抹黑、排擠、牟利的錄影節目之外,以個人為主體的帶狀動畫網頁如雨後春筍般一一崛起,占據了許多閒著沒事,百無聊賴純粹想要殺時間的網路族,比如在公車、捷運、高鐵、候車室、候診室、飯店大廳、餐廳餐桌、公園長凳、廟前廣場、家中客廳、臨睡前的臥鋪上等,都成為「自媒體」賣力演出的空間。
依據自媒體的定義、產生背景、內容與效益三個焦點分析如下。

自媒體(self-media或we media),顧名思義就是個人媒體,在資訊四通八達的訊息傳播網路上,人人都可以因為資訊製作與匯入網路與別人共享,而成為一個訊息中介媒體,都稱為自媒體;與自媒體相對意義的媒體,有大眾傳播媒體、小眾傳播媒體、分眾傳播媒體、社群媒體、微分眾媒體等;依媒體的傳播類型又分平面媒體(如圖書、報紙、雜誌、信函、看板、海報等)、廣播媒體(如收音機、電唱機、留聲機、無線電廣播、現場錄音傳播等)、電氣影音媒體(如電影、電視等),除了平面媒體早在500年前就出現之外,廣播及電視媒體全是19世紀末懷胎,20世紀出生的寵兒,可惜剛好紅火了1世紀,就被網際網路數位媒體所取代,20世紀末以及21世紀初10年是各種媒體摻雜混戰的年代,網路新社群軟體You Tube崛起後,人人都是主持人、名嘴、敘述者的自媒體應運而生。

科技DNA
自媒體的產生背景,也就是自媒體之所以應運而生的條件,分為時代、科技、環境三項分析。自媒體所處的時代是網際網路普及全世界的21世紀,數位化資訊製作技術提供自媒體一個活躍空間;數位技術發達,改寫了大眾傳播從專業大機構、大投資、大灌輸的形式,一轉成為個人結構、小資本大效益、互動的形式,智慧型手機將攝影機、網路路由器、剪接軟體、錄音混音軟體、LED燈光設備等專業器材收納成為人人均可操作的硬體設備,霎那間取代了電視、電影、廣播等20世紀喧騰一時的高端媒介,如今一人就可以造就出一個影音傳輸機構的規模,靠著You Tube的資訊庫傳播功能,讓自媒體在此刻順利出世,不得不感謝現代科技進步,造福人群碩大。其次是傳播環境改變也是自媒體能夠獲得伸展的生機,網際網路無所不在,新一代的消費族群幾乎全被網路資訊所收編,傳統媒體墮入孤寂深淵苟延殘喘,網路社群成為微分眾結構的基礎,人們習慣了影音訊息的接收與互動,簡單的製作花費,甚至於隨時隨地都可以攝製與傳輸,省卻了大手筆、大預算的電視綜藝節目製作方式,憑著個人以及一台攝錄機便可製造風向,縱橫網路天下,好玩之餘,說不定會有機會成為當紅炸子雞,為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財富與名聲。

最後要特別強調的是:不管傳播形貌如何改變,傳播的內容與精神,從遠古迤邐至今一點都沒有改變。有所差異的唯一一點就是資訊儲存設備的發明,遠古時代所有資訊分散而破碎地儲存於人腦裡,且因為認知的不同,同一件事物的解讀也差異甚多,而今,電腦記憶體為人們開拓了無垠空間,靠著數位搜尋技術,很快地便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資料與解讀,幫助說故事的人彙整與敘述出來。而說故事的形式與內容恆久維持,同樣一個人坐在那兒叨叨敘敘地滑動嘴唇,一群人圍在四周聽得津津有味。傳統說故事的場景即時現場,而現代說故事的場景則是硬體中介,這一層硬體包括電腦及螢幕、智慧型手機、數位高速公路、數位儲存播放社交媒體、自媒體。隔著這一個厚厚的影像層,敘述者與閱聽人的關係從遠古至今互相依存。

素樸的集體經驗
在此,我們可以明確肯定,說故事的內容與自媒體的內容似乎那麼雷同,他們都在敘述著人類世界的各種生活現象,他們藉著故事的情節共同咀嚼著生活經驗,這種經驗咀嚼愈是完美愈表示精神同化力量愈通暢,班雅明稱之為「通感」(correspondence),一種心靈頻率的集體共振,他說:「說故事的人越是能放棄心理細節的描述,他的故事便越能深印於聽者的記憶,如此這個故事便越能和聽者自己的經驗同化。」(Benjamin, Walter. 1998:28)意思就是說事件的敘述,所使用的語彙、所要傳達的意指、所能表現的技巧、所轉述的情節愈模糊,愈能與不同閱聽人所能、所要、所想、所理解的真實互相勾串,如果敘述得太過於主觀,距離閱聽人愈遠,這一點就顯示出多層次傳達結合多層次解讀的失真,因此說故事變成唯一的一種藝術,愈精緻則愈高冷,愈素樸則愈觸及人心,最理想的方法就是盡量降低扭曲真相的方法,但是真相一經素樸與客觀,反而變得食之無味,這一點足堪自媒體的製作人、導演、演員兼編輯需要仔細考慮之處,難怪所謂智慧被框限在集體經驗當中,而成為敘述者與閱聽人之間的共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