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的話
AI:量子訊息的聚合體
朱介英
25 June 2023
牛津大學物理學家,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羅傑.潘洛斯(Roger Penrose)提出著名的潘洛斯三角,一個脫離古典物理學邏輯的三角形,推翻了科學實證主義所造成的可觸、可視、可聞,合乎理性思考的物質才算真正存在,他的經典論述:「心靈是個體內質網(Microtubules)受著量子效應而發生作用。」(邱勝安,2011:54)明確地舉出量子是當前已知構成物質能動性最小的基礎單位,它是波也是粒子,是串聯生命結構體運作的神祕能量。
基因的訊息聚合
許多近代物理家早已脫離牛頓古典物理學的思考桎梏一致承認:「太空不是科學的最後領域,心靈才是。」20世紀開頭以來,許多諾貝爾獎得主紛紛投入心靈意識的研究,甚至於往生命科學探索,愈是深入愈是發現心靈能量才是左右有機生物行為的關鍵。從基因圖譜的建構,已知基因(DNA)帶有許多複雜卻有序的密碼,決定生物的天性,這些密碼以冷能量的化學作用傳遞著個體的氣質、人格、生理、行為訊息,甚至於影響單體在集體當中的命運,英國基因學家狄恩.哈默(Dean Hamer)1998年發表了《與基因共生》(Living with our Genes,或譯為《第二個命運》)詳盡地揭露了行為特徵其實存在基因序當中,人類許多人格特質其實早就寫在基因序列裡,掌握著個人的先天生命類型與特徵,所幸心理學家也回應後天教養與社會環境,與基因的先天條件互相融匯與妥協,構成個人一輩子的生命歷程。基因的結構則是一組原子陣列所編排起來的能量結構體。
哈佛醫學院精神科醫師霍布森(John Allan Hobson)的著作《意識型態的化學解讀》(The Chemistry of Conscious States Towars a Unified Model of Brain and the Mind)內容詳述的人類的意識變化,其實蘊涵著身體內的複雜能量與原子所組合的化學變化,影響顯露於表面的意識,而化學變化的能量之源來自「量子」與「量子」之間的能量轉換關係,用近來崛起的神經科學概念來解讀,就是「資訊的心流歷程」。以發現DNA基因獲得諾貝爾獎的佛蘭西斯.柯瑞克(Francis Crick)「認為,把大腦認為是黑盒子,假設內部不可知或無關,就不能真正了解意識或其他心靈現象,只有深入研究神經元與神經元的互動,點點滴滴累聚清晰的知識,才能建構解釋意識的模型,類似用DNA解釋遺傳現象的模型。」(邱勝安,2011:51)
意思是說神經元作為心流(意念)的化學作用之傳導工具,人體內數億個神經元構成複雜的訊息聚合體,利用腦神經、自律神經兩大系統的互動,將訊息透過分化、編碼、進入記憶體、組合,疊加成為認知、彙整為意識形態,構成知覺系統在心靈中固化,跟著時間與經驗的累積,不停地更新為意識形態,左右人的行為與命運,這些訊息處理過程所依靠的能量,便存在於量子所具有的「化學鍵」(Chemical Bond)上。
粒子的能量之鍵
「鍵」是一種粒子與粒子間的結合力量,其中的粒子可以是原子或離子,以近代物理觀念更精確地說,可以是夸克、輕子、玻色子或繆子──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以及電子所攜帶的電磁力,這種電磁力由相反兩個電荷間的電磁力作用著,量子是整個宇宙可見以及不可見的生命基礎能量。它們的相互關係構成原子,進而分子、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等精妙而神奇的生命結構體與意識聚合體。
至此,我們來解釋何謂「結構體」(structure)與「聚合體」(polymer)。結構體是一種組織嚴密、不可拆解、整整有條的能量存取系統,在心理學中提出心理結構理論的是德國學者馮德(Wilhelm Wundt)以及他的學生鐵欽納(E. B. Titchener)提出「心理結構論」(Structuralism)說明心理運作具有嚴密的組織系統功能,闡明人類心靈的機制是一種從物理、化學、訊息、傳播到意識、行為等層級互相聯繫的有形結構生物體。另一方面,單從能量的視角來看意識的形成與後設反應,當前最引人注目的AI科技本質,建立在心理學領域基礎上,也遵循著電磁相關的量子效應,利用電子進行編碼,符碼疊加轉換成訊息,再將訊息儲存於電腦固態記憶體,在人際互動中,更新、製碼、傳達、解碼,這一道能量轉換手續,將知識的匯整、存取,在人際網路中運作,構成充滿變數的訊息傳播聚合體,量子在心靈內質網(Microtubules)中扮演著關鍵性角色。
聚合體與結構體
在訊息的製碼與解碼之間,有一個足以凸顯量子功能的東西存在,關係著訊息的類型與方向,它是無影無形存在心靈中的「意識能」,意識能是將訊息通過神經元在大腦記憶體中聚合,神經元靠著化學訊號(electrochemical signal)能力「來影響其他細胞,也就是其他神經元、內分泌細胞(分泌化學分子),以及肌肉纖維細胞……,構成規範行為的活動來源,這最終會促成心智的形成。」(Damasio, Antonio. 2018:49),神經元是標準的體細胞之一,將感官收納進來影像轉換成符碼,以電脈衝波傳達到大腦中樞,神經元網絡扮演接收及傳達運作功能,維持身體(結構體)的完整連結,並進行聚合體的管理功能,與大腦的迴路構成意念與思惟,數位化運轉不斷疊加、不斷更新,形成心智,再串聯成意識,這種神經系統的集體與訊息聚合體,正是AI所賴以程式規劃與設計的原始構思。
撰寫本文的目的,只是將各個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理學以及心理學的結構功能,以近代物理量子力學概念,簡述有關意識的形成與訊息聚合原理予以串接,提供有興趣於AI科普研究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