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一樣
《臺灣新詩史》座談會紀錄
主講人:孟樊、楊宗翰
主持人:郭至卿
時間:2022年7月30日,14:00~16:00
地點:雨彤藝文中心,台北市林森北路50號3樓
紀錄:劉華鯨、劉少鯨
總編輯:
在這個資訊取得太容易的時代,實體雜誌或者較有深度的雜誌幾乎沒有人看,但我們雜誌社還是堅持要做實體雜誌,為什麼?因為我們看得較長遠。在傳播學裡面有一個長尾理論,我們可以把文化看成一條很長很長的尾巴,由於尾巴非常長,累積到最後總會留下一些記錄與痕跡,這對於學術研究或學問的深入探索都有很大的幫助。感謝本社于社長的鼎力支持, 她憑著一股對文化貢獻的熱情,堅持經營實體雜誌,並支持文化活動。最後,祝福這次座談會圓滿成功,也帶給大家滿滿的收穫。
郭至卿:
很榮幸今天能夠主持台灣新詩史的座談會,首先我想請教兩位老師,剛開始是什麼動機想寫新詩史?而且是台灣新詩史,不是華人的新詩史?是哪一個「點」促使你們把這個想法付諸行動,並且找到彼此來共同撰寫?
孟樊:
古繼堂早在1989年出版了《台灣新詩發展史》,這本書在台灣出版時引發不少議論,我們很快的在《中國論壇》寫了相關的回應。不久,林耀德也寫了一篇文章,討論古繼堂的書。或許是受到這本書的刺激,我本來打算和林耀德合寫一部新詩史,無奈耀德英年早逝。若干年後,宗翰考進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班,在一次閒聊中,他談及未來博士論文要以新詩史為題。我也說出自己的意向,建議他一起合寫,想不到他欣然同意。可是這樣的合作計畫,迫使他的博論主題非改弦易轍不可,後來證明,他轉向新詩評論的研究,確實讓論文進度耽擱了多年。
楊宗翰:
我在讀碩士班的時候就對文學史感興趣,我不只對台灣的新詩史,而是對所有文學史都感興趣。我認為它們是習習相相關的,包括文學史的一些寫作方法,相關研究書籍,其實我一直有這方面的收藏,這是我的個人興趣。我本來考上輔大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班,後來沒去,反而到佛光和一些老師學習,也在那裡遇到孟樊老師。如果我當年博論研究這個題目,也許反而會拖很久才畢業。
我曾把碩士論文《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2001)改寫出版,該書就是在探討或者反思台灣新詩史的各種可能寫法,以及它談論的範圍可以有多廣。所以大約15~16年前,我們就把《臺灣新詩史》這本書的綱要定下來,最後2022年出版,最終定稿其實有9成與原始擬定的綱要相同。各位如果對新詩史有所關注,會發現書中有過半的篇章,我們早在前 2年已發表了。
另外,我個人覺得,台灣太小,人口稠密,不是一個適合寫文學史的環境。因為台北這個文化圈這麼小,要不要把某些事或人寫入書中,似乎成為衡量友誼輕重的一個指標。我覺得這樣並不妥,我們其實眼光應該放遠一點。因為週遭有些朋友發現的事實,對我們來說可能不是書中關注的重點。所以,讀者講什麼比例佔多少,或者某些細節等,對我們來說,這20年來並不影響我們的寫作。當然,完全不在乎是不可能的,但太在乎就會寫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