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WC世代之名
時尚皮人文骨
我讀《WAVES生活潮藝文誌》
作者:林佳樺
初次邂逅
好友曾私下打趣生活在都市的我們是WC世代──網路(Web)與咖啡(Coffee)。10年來,我的閱讀常是手持咖啡、指點滑鼠,滑過電子書、網路媒體及許多的日與夜,書籍期刊雜誌的選擇多半依賴舊習,寡聞的我不知道2018年時文壇投來一顆巨石:《WAVES生活潮藝文誌》。
2021年國藝會商請我為鍾文音老師的史詩小說《別送》寫篇專訪。此書是老師在生活基底的架構上展開了虛實互涉的象徵,對生死、陰陽兩界體會深刻,視野相當宏觀。為了拓展專訪的深廣度,採訪者最好對文學哲學宗教的根再紮穩一些,必須對作者文學觀的養成有更多的瞭解。我重新複習文音老師近年的新書,搜集相關論文與訪談。期刊雜誌只限館內閱讀,那時島上疫情肆虐,圖書館會控制入館人數。我盤算著萬一無法入館查閱雜誌就算了,反正老師在受訪過程已經鉅細靡遺地吐露了創作歷程,其他文學雜誌採訪的角度應該大同小異吧。
架上的雜誌如它的名字《WAVES生活潮藝文誌》在對我招手(Wave的動詞便是此意),2021年夏季號第12期,封面讓人無法移開視線:著棕色波希米亞衣的文音老師側左,長黑睫毛如垂扇,凝睇著桌上一本自己的著作,烏亮緞子般的長髮與暗色佈景融為一體,佈景中隱現出疊架的書。
這……是時尚雜誌?或文學刊物?當下的好奇心凌駕一切。幸好細讀了內容專訪,否則我將是文壇的井蛙。原來採訪作家、觀察作品的視角可以如此切入。
朱介英總編以上萬字篇幅,從女性主義、社會學、符號學、甚至物理、動力學等視角論述解析文音老師的作品,提到《捨不得不見你》、《最後的情人》二書中的主角彷彿背負著浮游生物的宿命,像形單影隻的都會漫遊者的靈魂、漫無目的地在人間遊蕩,似宇宙空間裡恍恍惚惚躍動著,卻找不到痕跡的量子(quantum)。
這本不只是雜誌,完全是可以拿出去發表的論文。總編以動力學元素為文音老師命名:熵女孩Entropy Girl(我還去查這個字讀ㄕㄤ)。
看了第一頁,我立刻重新刪改自己已寫了大半的稿子。總編的角度大膽新潮卻又言之成理,我的稿子與之相比,守舊的彷彿清末遺老。
總編因「熵」如熱火搖曳,流動,將它延伸隱喻為「漫遊」,漫無目的卻又自成一格的離散內在自我靈魂系統,自由,不定,流動,再由這種不定流動聯想到火的對立面──水。我們來看看文中是如何描述文音老師:
「熵女孩心靈中飽含著水的特質……,自由意識是熵女孩的第一個特徵,自由意識是處於被身體監禁中、亟欲衝出軀體囹圄的力量,因此熵女孩的潛意識永遠馱負著漂泊無根的重擔。水分子的柔軟結構,有著極為敏銳的傳導特性……,心靈若水的熵女孩擁有超凡的敏感能力,強烈的直覺讓她們身心處於一種不穩定性狀態。」
透過鍾文音 2部小說《寫給你的日記》、《想你到大海》中那個透過獨白引導著讀者淹沒在故事裡的主角獨白中,不難看到一個具有濃濃「熵值」特性的靈魂指使著她的思緒,水一般地在人間漂泊、離散,嘗盡人間冷暖,也述盡人間百態。
第12期有篇訪談也令人印象深刻──白樵專訪袁瓊瓊:〈無框架文學地母〉。
我那時體內的腫瘤尚未開刀,定期回診時總是忐忑,思緒不自覺地往最壞的方向駛去,生命的不定、禍福的不可解,人為力量渺如螻蟻,因此2019年開始跟著袁瓊瓊學習星盤占卜。每週課堂出現的老師現身在雜誌裡,怎麼不令人眼前一亮呢?
訪談裡袁老師提到對張愛玲作品極有研究,認為張格局大,非單指涉女性處境。《傳奇》、《第一爐香》、《紅玫瑰與白玫瑰》皆有男性觀點,從全人類視角切入。袁老師認為創作本應如此,不以單一「主義」存在,因此她對任何主義都不理睬,不喜歡任何定位。
這完全是袁老師的風格,不愛被定義、不喜被歸類,完全是自由的靈魂。
只 2篇深入的作家訪談,便讓我成為此雜誌的忠實客戶。
微型人文百科
期刊雜誌在手,必讀的是封面後的次頁:「編輯的話」。許多刊物的編輯室報告是談編刊理念、當期編纂方向,朱介英總編在這篇幅裡呈現了一位主編之所以成為主編的視野縱深。例如今年夏季號談文學圈關心的文類──「漫談小說與詩的寫作分野」;有一期談關於社會學議題:「淺談道德優越感」(這是知識份子喜談又經常跨越的檻);有時談論相當新潮的社會現象:量子力學、現今網紅現象的社會學解讀、台灣網路世界的諸多聲音。總編是資深音樂人與刊物主編,對媒體傳播、銷量感受特深,有篇提到對「議題竄流效應」的定義與駕馭及「冪次法則」,提出訊息的編輯應從「質」與「量」做起,在內容品質上力求落實時代觀點去詮釋現象,不應服膺於傳統所建構的威權心態,想突破傳統媒體行銷的觀念桎梏。
順著方才袁老師的話──不愛被定義、歸類,這本雜誌不應狹義地被定調在文學雜誌,這是本關於文化的刊物,涉及文學、社會、兩性族群、符號學、人文、音樂舞蹈建築電影等多藝術走向。
Waves名字取得好,開頭字母形似水的流動,單字名詞是浪潮,動詞是招手揮舞,又諧音中文的「微」,看似微觀,其實宏觀。封面人物是各行各界的創作者或引導者,內容藝文創作有之、生活旅遊札記有之、藝術評論有之,堪比碩士論文的專題亦有之。專題的面向之廣,幾乎可稱為「人文微百科」。
前幾年我的學生撰寫關於刺青主題的小論文,原先論文內容只繞著傳統社會看待刺青,認為是青少年的次文化或是社會某階層的符碼,但現今人們身上刺上花紋圖騰的原因多半出於愛美或時尚,是種潮文化的表徵。
我們幾個審稿老師認為這篇小論文不夠全面,建議學生再找找資料,重新修改。後來學生找到《WAVES生活潮藝文誌》創刊號有篇專題:「刺青──被貶抑的威權符號。青少年次文化文本:庶民藝術的歷史偏見」,撰稿者是編輯部,透過專題我們才知歷史上人類最早在身體部位上進行紋身的行為是基於階級地位的象徵,據現存考古證據顯現 14000年前由金字塔中挖掘出來的木乃伊發現帝王、貴族身上都以紋上某些象徵性的符號、圖案來昭示他們的華貴身份。
但一個議題不能只停留在溯源,必須將它擴展到現今社會上的影響。因此撰者持續探討刺青的正面意義及隱喻──如初民為求生、獵殺掩飾自己被攻擊的伎倆、為家族的族徽、宗族圖騰,刺青有文化美學上的意義,有愛情誓言、流行、幫派等社會上的意義。這報導深入了歷史、社會結構學,讓學生原本陷入瓶頸的小論文有了新的視角切入點。
生日快樂
滿 6歲,是即將告別幼兒、邁入小學,有自己的聲音、主見的年紀,有時會小大人地指出長輩不合宜之處,但仍保留了本真與純善。
《WAVES生活潮藝文誌》今年滿 6歲了。好奇總編在雜誌滿 5歲時有什麼期待與祝福。去年春季號「編輯的話」標題是「願做現代文化的伏流」,文章內容有回望,也有展望。
我開始一一驗證雜誌每季內容,看到 6年來此雜誌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文化就是生活的實踐,因此編輯方針40%的內容著眼於反映最新的現實生活現象如餐飲、休閒、時尚、精品等,以新的生活觸覺來更新與接續傳統價值,30%的內容在深掘藝文活動、創作者與藝文作品要表達的心靈內涵,避免像一般媒體淺碟式的報導,接著20%的內容提出最新世界各國領先群倫的學術觀點,建立本土、在地的文化特質理論,讓傳統血脈能夠在這塊原生地上生根茁壯,最後10%的專欄以固定專業作家,為讀者撰述較為經典的現象與理念,如流行音樂、古典音樂、吾鄉吾民、吾土吾家等。
如此走向相當全面多元,我同事是歷史老師,關注專題中的人文社會史學類及吾鄉吾土,有些同事關注精緻生活品味單元,我偏好藝文創作主題。
近年我們教學現場見到3C產品對學生而言如同毒品,機不離身,時時上網,社交、吃飯訂餐、與父母師長溝通均賴社群媒體,若收不到Wi-Fi便了無生趣的枯萎狀,師長想方設法找尋如何讓學生將專注力回到現實中的人事物。有次研習輔導老師提供的資料是《WAVES生活潮藝文誌》第 2期內容〈迷網.迷惘──如何協助孩子擺脫網路的桎梏〉,作者是臨床心理師梁宵萍。我欣喜雜誌有如此多面向的內容,讓讀者有充份的自由選擇權,如同去摩斯漢堡店不必然只能點漢堡,有人是衝著極有口碑的紅茶;有人去肯德基不是為了炸雞,而是想一嘗香酥的蛋塔,重點是我們能在那裡找到想要的,或者需要的。
那份渴望與需要,必定可讓我們與《WAVES生活潮藝文誌》相伴下一個 7年、 17年、 70年。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七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