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生活潮6週年特輯 〉 東西兼具、古今交融、雅俗共賞的整體藝術無盡藏
東西兼具、古今交融、雅俗共賞的整體藝術無盡藏
身為書寫者和閱讀者眼中的《WAVES生活潮藝文誌》
作者:龔詩堯
今年(2024)10月初,強烈颱風山陀兒(Typhoon Krathon)侵台,路徑搖擺詭異,並在登陸後迅速變為熱帶性低氣壓。原以為雷聲大雨點小,事先將門窗緊閉,室內應無大礙,不料,在颱風消散前風強雨驟,不僅有少許樹葉枝條自門縫窗隙硬擠入研究室,書架更受到雨水浸滲,受害書籍包括多冊《WAVES生活潮藝文誌》,令人心疼。
2024年秋季發行第26期創刊6周年紀念號的《WAVES生活潮藝文誌》,如今已是個人教學和演講幾乎必談及的讀物,不僅因為刊物內容多元,議題東西並陳、題材古今兼具,更有當代藝術家和文學家現身說法,其中不乏與課程教材相符合者,如:作家蕭蕭詩集《無法馴養的風》和詩學層次的探討、詩人向陽的評論、已故詩人洛夫的最後訪談。
個人與《WAVES生活潮藝文誌》結緣,最初因曾有幸當過一年同事的解昆樺教授邀請,更承蒙主編朱介英老師不棄,自創刊號至今持續為刊物撰稿。原本規劃書寫方向時,將範圍粗略定為文學和音樂交流。歷來創作音樂者,因為歌詞與題材之故,幾乎必然觸及文學,而文學家熱愛音樂、取法音樂為靈感者亦多不勝數,例如《WAVES生活潮藝文誌》第19期中,李桂媚〈在文學的多元面貌──閱讀吳晟紀錄片《他還年輕》〉等文章中談及、甫於今年10月11日逝世的詩人瘂弦先生《如歌的行板》,從篇名到獨特的佈局,皆見深厚音樂底蘊。
然而,如同莫札特等關於音符與劇本孰先孰後之論,音樂和文學兼通並重者,實為少數,即使是莫札特經典的歌劇,歷來也遭到不少音樂與劇本不相匹配的批評。以西方音樂史而言,可說在浪漫時期華格納等作曲家親自撰寫劇本以來,音樂和文學始真正密切結合。
何況文學猶如大海,音樂亦似汪洋,無邊無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區區在下,自然也不敢妄議,所以逐漸將自身關注的議題稍加收束為東西文化交流中的音樂,成為撰寫的核心主題。如此,相比個人為其他刊物撰稿,文學或音樂必然側重一端,而《WAVES生活潮藝文誌》提供的書寫空間,更為多元、更加自由。
試觀《WAVES生活潮藝文誌》中其他主筆和文章,更是東西兼具、古今交融、雅俗共賞:文學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小說家和散文家鍾文音,不同世代的詩人李魁賢、路寒袖、周盈秀、鄭智仁、田運良,後現代量子文學新秀柯盈如,美國最具原創性、影響力和多產的抒情詩人之一卡爾.菲利普斯(Carl Phillips)。音樂不僅有西方古典音樂、傳統音樂笛師蕭本耀,還有爵士音樂、搖滾音樂、流行音樂、非主流音樂等。還有視覺藝術如:書畫大師張大千、台灣美術界第三世代現代水墨畫家孫翼華、專注於都會屋頂風景表現的廣告人藝術家紀淵字、新加坡插畫家姚于玲、台灣女性影像協會秘書長羅珮嘉、美國人像畫家羅新雅(Danni shinya Luo)、俄羅斯插畫家安娜.肯德爾和瓦爾瓦拉.肯德爾(Anna & Varvara Kendel)。
朱介英老師和解昆樺教授等更跨足攝影、創作、評論、音樂,還有如本土原住民創作者泰雅族蘇婭(Suyang)身兼具攝影家、歌手、音樂創作人、電台節目製作人等多重身分。音樂與文學各有其專業特質,隨著相關深入發展,罕有能兼擅者。然而,音樂足以影響文學,反之,文學亦可影響音樂,兩者亦可共同創作。深諳音樂的法國文豪普魯斯特的小說鉅著《追憶似水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中塑造音樂家凡德伊、畫家埃爾斯蒂爾、作家貝戈特等角色,共同構成藝術三部曲,不需要借助他人的跨領域合作,僅憑文字就達成華格納「整體藝術」(Gesamtkunstwerk)之理念。我攤開圖文並茂的《WAVES生活潮藝文誌》時,亦常有不僅在閱讀一本書籍,而是在觀賞一場整體藝術展演盛宴之感。
除了文字、音樂、視覺藝術,《WAVES生活潮藝文誌》中還有近處身邊的取材,如:改良版的美式中餐、彭博的功夫茶、盃月鎏金:餐酒的藝術、1886經典巧克力蛋糕、服裝設計、傢俱設計,將生活精緻、甚至藝術與哲學化;也有遠方異國的景緻,如:西伯利亞阿爾泰山風物、美國柏克萊田中央的海、麻州安角的人文地圖,溫任平的馬華文學。此外,還有各種舞蹈、中華民俗技藝、日本動漫、角色扮演(Cosplay)的文化和社會學解讀,更有網際網路、網頁設計、傳播媒體、自媒體等人文與科技的對話 ,內容熔鑄東西、不避雅俗、兼通古今。
身為一位讀者,閱讀過形形色色刊物,然而罕見如《WAVES生活潮藝文誌》中〈編輯的話〉般發人深省。在其他刊物之中,類似篇幅的內容不是簡要的宗旨、就是編輯實務和本期介紹,然而,在《WAVES生活潮藝文誌》的〈編輯的話〉之中,可以見到許多重要思想流派、大師的精深理論,如:法蘭克福學派的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阿多諾(Theodor Ludwig Wiesengrund Adorno)、馬庫色(Herbert Marcuse)等代表,法國後結構主義「知識的恐怖主義者、後現代大祭司」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理論,加拿大現代傳播理論的奠基者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美國「媒體生態學」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美國物理學家、科學史學家和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塞繆爾.孔恩(Thomas Samuel Kuhn)、阿達利(Jacques Attali)《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而且不止於引用和印證,而是以前賢的智慧為基礎,眺望更遠、思索更深:「這些尊嚴與人道是什麼?原來就是歷史所遺下來的教條與戒律」:「思想的正確性依靠探索與推導,決不是依靠『公式套入』」,堪稱發聾振聵。以百家爭鳴、眾聲喧嘩的思想為指導《WAVES生活潮藝文誌》整體精神課文追求雅致而沒有傲慢威權心態,接納流行而絕無流俗弊病。
在兩個城市、學校研究室和家中書房,我各置放著一套《WAVES生活潮藝文誌》,不僅是便於個人閱讀和教學舉例,更鑒於在這個紙本逐漸凋零、個人受邀撰稿的刊物陸續轉型數位化的時代,《WAVES生活潮藝文誌》對實體書籍的堅持。
如我這般偏好限於特定一、二領域者,在閱讀《WAVES生活潮藝文誌》時,不但可以獲得個人熱衷領域的滿足,更可以隨著其中多元、橫槓的跨領域文章的外溢效應,自然而然、卻又意外之喜地獲得寶貴新知和感動。
身為寫作者,《WAVES生活潮藝文誌》不僅宗旨理論堪為指導,實踐遵循亦可供參考;作為閱讀者,《WAVES生活潮藝文誌》不僅其中文章各自精彩,整本刊物之構成亦足為範本。
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印證更拓展理論,「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無論就多元廣度和層次深度而言,《WAVES生活潮藝文誌》均堪稱人文領域之「無盡藏」。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七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