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樂之間的對話與沉默
作者、圖片提供:龔詩堯
詩與樂之間有著微妙的關係,中文裡往往「詩歌」合為一詞;希臘文中「旋律」(μελωδία)原指詩(mélos)之歌。詩具有音樂性,亦有無數樂曲受到詩的啟發,或試圖與詩產生各種不同層面之聯繫,要將文字內蘊的無聲之聲化為適切的聲響多麼困難!音樂家不盡然稱頌詩篇,詩人也不全心信任音樂。歌德認為,詩的樂譜往往僅產生誤會—— 詩人的真意很少被了解,只有譜曲者的情調能夠為人們感受。
不過,這位文豪絕非音樂界後人義憤填膺地貶低的那般不懂音樂;在女高音施羅德—黛芙琳特(Wilhelmine Schroder-Devrient)的演唱下,歌德晚年終於領略了舒伯特《魔王》的妙處。的確,詩歌或音樂皆需要恰當的人加以動人的傳達,偉大的詩人對於音樂上的領悟都有一位才氣煥發的女性居中作用,究竟是繆斯僅能由女性知音扮演?或文豪天性愛美多情?只有歌德本人才清楚了。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創刊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