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中華、臺灣文學、音樂奇緣
紀念馬悅然先生逝世一週年
作者、圖片提供:龔詩堯
筆者撰寫本文時,適逢瑞典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馬悅然先生(Nils Göran David Malmqvist, 1924~2019)於去年10月17日逝世 1週年,據遺孀陳文芬女士所述,馬悅然大師最後完成的翻譯著作:瑞典文的《莊子》已出版,而他進行工作時,常聆聽著巴赫的《G弦之歌》等樂曲。
瑞典自 18世紀以來,就透過商業、文學和音樂等,與亞洲交流。為了與東亞(特別是當時的中國)貿易,瑞典取法荷蘭和英國,於1731年(清朝雍正9年)在哥德堡(Gothenburg)成立東印度公司,長達82年之間,有船隻130餘次航行到中國沿海進行貿易,運回大批茶葉、香料、絲綢、漆器和瓷器。至今,世界多所博物館仍典藏著 18世紀下半葉瑞典商人委託清朝工匠製造的硬瓷器皿,上面或繪有瑞典的藍黃國旗,或繪有瑞典的湖泊城堡。
現今藏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館(Peabody Essex Museum),約1763年中國製作的硬瓷器,繪畫上的城堡是位於瑞典王后島(Drottningholm)的宮殿。這片被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宮殿群中,有一座「中國宮」(Kina slott),是國王阿道夫.弗雷德里克(Adolf Fredrik)於1753年送給王后路易絲.烏爾莉卡(Lovisa Ulrika)的生日禮物。該宮殿的設計靈感來自巴黎凡爾賽的中國風大特里亞農瓷宮(Trianon de porcelaine),這座法國宮殿的設計則源於明代的南京瓷塔。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一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