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印痕 〉 整個宇宙就是一個生靈

整個宇宙就是一個生靈

基本粒子構成形形色色萬物

作者:文晏

世界上有沒有長得一模一樣的生物?即便是穿著相同服飾的同卵雙胞胎,是否仍然有著許多不同之處?宇宙中所有的生物到底是由甚什麼構成的呢?構成物質最基本的微小粒子是甚什麼呢?萬物運行的規律又是什麼呢?古今許多科學家和哲學家們都相繼投入這類議題,嘗試運用許多方法不斷探索,從宇宙星系邊緣粒子到無限小的次原子,提出了許多學術史上關於宇宙基本組成的重要發現與理論,以期能歸納與整理宇宙萬物的結構及其運行規律。但是,誠如現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所言:「這宇宙最不能夠被理解的事,就是它竟然能夠被理解。」隱約述說著整個宇宙其實隱藏著超越人類運用數學描述的運作奧妙。

現代科學或古代哲學都試圖將物質逐步分解到基本的元素,認為元素的發現與解讀,應該是解開生命之謎的鑰匙。元素,這個名詞很多人都不陌生,是物質組成的基本單位;遠自古希臘哲學家對於元素的研究,到近代物理學界的量子革命,人類對於微小粒子的探究未曾間斷過。西元前六世紀,第一位不以「神創論」解釋萬物本原的古希臘自然哲學家泰利斯(Thales, 624~546 B.C.)曾問:「什麼是萬物之原?」他提出:「萬物皆水」的本體論,認為世上所有物質都是由同一種物質構成,而這基本物質就是水,從具體現象的因果關係解釋自然萬物統一性的難題。百年之後,德模克里特斯(Democritus, 460~370 B.C.)首先提出原子論,原子就是來自德模克里特斯所提出的理論,將物質內部沒有空隙的最小單元稱為原子(atom,意即不可分割),他認為萬物是由原子與空無所構成。之後柏拉圖(Plato, 427~347 B.C.)提出四大元素說:物質是由地(土)、水、火、風(氣)所組成。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在四元素外加第五元素乙太,提出五元素構成說:世界上的物質除由冷、熱、乾、濕四種原始性質元素與乙太依不同比例組合而成。元素論與原子論為撐起現代化學思想的兩大柱石,然而由於缺乏實驗驗證,這些屬於臆測性質的概念在往後兩千年間僅是哲學的命題。

次原子的探索過程
美國理論物理學家理查.菲力浦.費曼(Richard Philip Feynman,1918~1988)認為運用最少的字眼但包含最豐富科學訊息,應屬關於原子的假說。認為原子是肉眼不能看見的小粒子,但是,原子是宇宙當中最小粒子嗎?許多的現代科學家不斷透過科學實驗,找尋那最小且不可分割的粒子,使得原子的發現有了突破性的進展;1803年英國科學家約翰.道耳頓(John Dalton, 1766~1844)經由定比定律、倍比定律與質量守恆定律等實驗結果提出原子論,化學原子論是近代解釋化學結構理論發展的基石之一。早期的認知中,人們認為原子是元素能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不同結構的原子,構成不同元素;其中,原子是由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組成)以及圍繞著原子核核外電子有規律的運動形成的穩定結構,當發生化學反應時,原子核不反應,僅核外電子發生變化。可惜沒多久原子很快便被證實其非最小粒子,於是往次原子以下探尋更小粒子。

隨著新技術與新科技的產生,科學家們對構成物質基本粒子的實驗也不斷地發展,不同年代對於基本粒子的發現有著不同變化。由於原子被發現是可以在被分割的,原子是由電子及原子核組成,而原子核由質子與中子組成。物理學家以「基本粒子」描述原子的組成,以期進一步揭開宇宙萬物運轉中最微小粒子的祕秘密。隨著量子場論的提出,現代的物理學所理解的基本粒子沒多久所謂更小的基本粒子被發現,發現質子、中子與介子是由更基本的夸克和膠子所組成,性質和電子類似的是輕子,性質和光子、膠子類似的系列稱為規範玻色子。這些粒子可分為費米子(包含夸克和輕子)以及玻色子(包含規範玻色子和希格斯粒子),其中,由兩個或更多基本粒子所組成的則稱作複合粒子。

科學家除了繼續再探索更細的粒子結構之外,不免思慮到是否這些可再被細分而產生新微小基本成分,他們之間如何的相互作用?隨著人們對於原子結構認識的深入以及量子革命時代來臨,物理學家頻頻經過實驗印證,發現這些構成宇宙萬物微小的次原子基本粒子,除了具備粒子特性外,也同時具有波的特性,結合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為萬有理論提出了弦論(String theory),以「能量弦線」作為宇宙微觀粒子最基本單位,所有基本粒子都由一維能量線(即是「弦」)所組成,弦的不同振動模式對應出自然界的各種基本粒子,進而推論使用波動模型描述點狀、薄膜狀、弦狀物體與更高維度空間狀態,合乎物質存在的所有法則,但是弦論中的所有預測,目前尚未被實驗證實。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三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