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印痕 〉 中日台翻唱文化

中日台翻唱文化

世界流行歌曲一家親

作者:徐欽盛

放眼國語、台語、東洋還是西洋流行樂壇,唱片公司的製作人與歌手無不希望能找到或是唱到市場叫好又叫座的歌曲,但是像這類膾炙人口的歌曲還真是可遇不可求啊!於是,唱片公司的製作人只好紛紛退而求其次,從國外去網羅當地最流行的歌曲,取得版權之後再翻譯成本國語言的歌曲,並交給本國的歌手來演唱,這就是「翻唱歌曲」興起的主因。

基本上,當本國與他國在文化歷史上有頻繁交流或交集時,「翻唱歌曲」交流會比較容易成功打入他國市場;以台灣而言,日本總共在台灣殖民統治約50年,日本文化深植人心,「日本演歌」在台灣更是一直流傳,並沒有隨著日本政府統治台灣結束而銷聲匿跡;像是經典的國語老歌〈榕樹下〉與台語老歌〈孤女的願望〉就是其中最明顯的例子,這兩首分別翻唱自著名日本演歌〈北國之春〉以及〈花笠道中〉,在1970年代後期以及1950年代後期在台灣大為流行至今。

另外國民政府遷移來台時,也把上海流的時代曲大舉帶到台灣的國語歌壇,尤其是大陸的電影公司遷移到香港,在香港發展出現代電影,因應電影的配音、情節需求,產生大量的電影主題曲以及插曲,也與台灣的電視綜藝節目、電視劇、電影製作等需求所發展出來的流行音樂互相融匯,在華人市場大行其道。更巧的是美國電影、電視大量搖滾音樂、爵士樂、鄉村民謠、電影插曲也隨著第七艦隊駐紮台北而傳播到台灣島內,一時,台灣的流行音樂呈現眾聲喧嘩的樣態,影響了往後一個世紀的社會音樂發展。

翻唱與原唱趣味各不相同
台灣本土音樂市場緣於語言的差別,國語歌曲走的方向偏向雅致的上海時代曲風,以及接受西洋歌曲的養分較多而逐漸偏向搖滾化,以及節奏藍調化。台語歌曲則深受日本演歌的影響,吸收庶民大眾流離失所的演歌鄉愁內容,偏向哀傷、寫實、悲嘆、懷念的調性,至今仍然保有一定的現實生活內容與唱腔,在鄉里民間擁有固定的市場。台語歌曲我們通常會歸類於「演歌風」。茲舉紅遍大街小巷的兩首台語歌曲〈榕樹下〉以及〈孤女的願望〉來說明它的來龍去脈。
路邊一棵榕樹下,
是我懷念的地方,
晴朗的天空,
凉爽的風,
還有醉人的绿草香……。

這是台灣資深歌手余天早期出道的成名歌曲〈榕樹下〉的前段歌詞,歌詞內容充滿著男女思戀以及詩情畫意的意境。很有趣的是日本原曲〈北國之春〉的歌詞意境卻是描述一位在異地他鄉求學、工作打拼的遊子,所唱出來的思念故鄉的傷感歌曲,男女思戀的歌詞僅占一小部分而已。而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大的轉變,可能與閱聽大眾的對象需求有關,在1970年代,瓊瑤電影大為流行,情歌成為大宗,國語歌曲歌詞內容大都充滿著都會一些風花雪月、男女情愛為主的內容,自然而然,翻唱的歌曲也就往此方向操作,包括歌詞修改、唱腔情緒調整、配樂節奏翻新、歌者的嗓音特色等,讓同一個旋律呈現出不同情調效果來。

再舉一例,〈孤女的願望〉這首翻唱自日本演歌的台語老歌歌詞,內容主要是描寫一位少女從南部到台北奮鬥,做女工過生活的心情寫照。但是原來的日本歌曲〈花笠道中〉內容則是描述一位女生感嘆雖然美麗景致當前,但心上人卻不在身邊的落寞之情歌;而之所以出現原唱與翻唱歌詞的差異,應該跟台灣1958年代前後的社會背景有關,當時台灣正從農業時代要跨到工業時代,許多十幾歲的少女紛紛離鄉背井到大都市做女工賺錢,就如《孤女的願望》歌詞提到:
阮想要來去都市做著女工渡日子,
也通來安慰自己心內的稀微……。
人塊講這間工廠有要採用人,
阮雖然也少年攏不知半項……。

原曲是懷念憶舊的戀歌,經過台語改編,主唱是剛出道的十幾歲年輕小姑娘陳芬蘭,很適宜地將旋律和節奏譜寫成未經世事,北漂求生的情節,兩種情調差異不可說不大。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三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