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印痕 〉 新浪潮音樂

新浪潮音樂

New Waves

作者、圖片提供:夏禮章

New wave「新浪潮」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New wave的樂手就像克萊爾.莫洛斯(Claire Morales)的專輯《深紫紅的》(Amaranthine)裡唱的「嚴肅的年輕情事」(Serious Young Things)一樣,毫無疑問他們有時尚品味和大學文憑,他們打細領帶,穿尖頭鞋、墊肩、百褶褲,他們的頭髮刺蝟似的尖而長。

流行音樂製作,合成樂器變得更便宜,功能亦有所改善,而吉他似乎在流行音樂界走到一個樂器的極限,這種氛圍很適合一種新的樂聲岀現,那些善於使用合成樂器的樂團堅持他們的理工學位,看懂使用手冊上的指示去使用。裝腔作勢,穿緊身褲緊貼在合成樂器後面,也許偶而做一下腿部動作或朝路邊望一望,那不是搖滾之神的站姿,流行音樂是嚴肅之事。樂團之名反映他們的理念,如「黑暗中演奏的管絃樂團」(Orchestral Manoeuvres in the Dark)、「頭腦簡單」(Simple Minds)、「管道軍隊」(Tubeway Army)、「依賴模式」(Depeche Mode)、「人類聯盟」(The Human League)這些樂團,感覺就是那種理性主義的調調兒。

瞬間接管全世界排行榜
試驗性的音樂、悅耳易記、朗朗上口、旋律優美、令人激動、喜怒無常「新浪潮」(New wave)音樂的特質,以他們的鍵盤樂器為骨幹,用新觀念編曲,霎那間在上個世紀末,霎那間接管了全世界的排行榜。

吉他不全包含在內的New wave音樂是一種風格,包含使勁的打擊爵士鼓、優雅地撥弄和弦,速度變慢,充滿理智,風格轉化成一種機敏風趣的、抒情的、重節奏流行音樂,也變成吸引排行榜的誘餌。早期領銜創作這種音樂的團體有,「艾維士與誘惑力」(Elvis Costello & the Attractions)、XTC及「金髮女郎」樂團。新浪潮與「後龐克」(Post-punk)一起在1980年代幾乎改變了搖滾音樂的風潮,開風氣之先風光地吸引了中產階級新崛起的知識青年,洗刷了龐克時代過於粗魯的意圖,龐克那個年代的遺產已經有深遠的意義,這個流派引發、催生了它後續笛卡爾理性主義的調性,牢牢地抓住布爾喬亞階級的耳朵。

「後龐克」在歐洲引爆時,美國還逗留在「地下音樂」(underground)階段,地下音樂樂團和受歡迎的藝人,被記錄在地下音樂和另類音樂排行榜中。「新浪潮」則橫跨二個前述音樂類型,開拓另一個階層的樂迷,於是首先在美國,許多來自藝術領域的搖滾樂創作者,以及出身大學背景的樂團成了主流,變得非常成功,典型的樂團如「金髮女郎」(Blondie)、「說話腦袋」(Talking Heads)、「退化」(Devo)、「B-52轟炸機」(The B-52s)。「汽車」(The Cars)的第1張專輯1年賣了100萬張,在Billboard 200專輯排行榜上停留長達139週。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四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