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不擲骰子嗎
所有現象逃不出機率
作者:文晏 影像合成:鄭媛中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有句名言 ──「上帝不擲骰子」,已經成為他否定量子力學把隨機性內建於物理世界的標誌。
世紀大辯論
愛因斯坦認為物理學應該能清楚的說明公式背後的真實,有如機械鐘錶環環相扣的運行,並非隨機發生,且事後也無法理論解讀!相對於愛因斯坦的極端保守,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耳(Niels Bohr, 1885~1962)卻成為突破保守的改革者,他推翻古典物理因果論學說,兩人於量子理論的基本想法上展開「波耳 ──愛因斯坦世紀大辯論」(Bohr–Einstein debates),一直延續到他們離開這世界。
這個物理學史上最激烈的論戰到底誰是誰非?埃爾溫.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 1887~1961)提出的方程式,描述了物理系統隨時間變化的量子型態,成為量子力學的基石之一;「薛丁格的貓」的思想實驗,說明了在未得到證明之前,貓可以維持半死半活的狀態,也就是說在尚未得到明確答案之前,物體可以同時存在兩種狀態,如同輪軸能順時針與逆時針轉般;這個概念尤其在量子世界裡,其隨機性與不確定性已被許多實驗證實。
探究微觀世界時,量子力學是如此令人驚訝的打破了許多我們以為的確定性,時至今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1942 ~2018)說:上帝不但擲骰子,他還把骰子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去!親愛的上帝真的擲骰子!儘管如此,連知名的美國物理學家理察 .費曼(Richard Feynman, 1918~1988)在《物理之美》一書都感慨道:「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說,沒有人理解量子力學!」不僅只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天才們費解,相信至今仍有為數不少的人們對量子力學的概念依然感到困惑。
粒子與波的特性
19世紀末,已知道並證實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各種原子組成,但是對原子的內部結構還不甚瞭解,電子為什麼能保持穩定的運行?拉塞褔提出了現代我們所熟知的原子模型,但其理論有一個致命點,根據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馬克士威(James Maxwell, 1831~1879)所提的電磁波理論,電子繞著原子核加速度運動過程中,電子會因放射電磁波而釋出能量,最後必然會失去能量而墜落在原子核上;因此,電子不可能穩定地運行?電子環繞原子核所放射出的光,其頻率是不連續的任意值,沒有什麼限制,其所放射出的光譜線完全不能以古典物理解釋,儘管如此,卻提供了一條寶貴的線索,電子到底如何繞著原子核運轉?物理學家不斷為瞭解該穩定性不斷探索與實驗,許多環環相扣的實驗引導實驗的思考與規劃,但是其中的許多物理現象,真把許多物理學家逼至死角,量子力學便於此物理難題中被提出。
量子(單數為quantum,複數為quanta)是什麼意思呢?「quantum」來自拉丁文,意為有多少數量的某物質,當物體相互作用時彼此會交換物理量,將其數量表達為這最小單位物理量的倍數,即為量子化的概念。延伸到量子力學,微觀粒子能顯示出波動性與粒子性的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微觀粒子在不同實驗條件下,有時顯現波動特性,有時又顯出粒子的性質。光也除了波動特性外,還具有粒子的特性,稱為光子(photon),量子係指光的能量可由一個不可分割的「能量小粒子」組成來描述粒子的特性。最新理論甚至將波動所具有的波長與頻率做延伸,這意味著光在空間與時間都具有時空因素的粒子組成,量子力學的創始人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 ~1947)的名字經常和量子理論中的一個常數「普朗克常數」連在一起,當宇宙小到普朗克尺度時廣義相對論就不適用了。
1905年愛因斯坦運用光量子解釋光電效應,1923年德布羅意(Louis de Broglie, 1892~1987)主張物質與光一樣具有波、粒二象性,提出「物質波」的概念。1926年,薛丁格方程式問世,直到1927年10月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聚於第 5屆索爾維會議(Solvay Conference)以「電子和光子」為主題討論量子力學理論,於是當時的新物理量子自此分成兩陣營,一邊陣營是哥本哈根學派(Copenhagen School),以波耳、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 1901~1976)和馬克斯.玻恩(Max Born, 1882~1970)為首,主張粒子的運動是沒有確切狀態的;另一邊則是古典陣營(以愛因斯坦、薛丁格與德布羅意為首),相信自然界存在一種客觀規律和因果關係,宇宙是由決定論(determinism)與客觀存在支配。愛因斯坦丟出一句話:「上帝會擲骰子嗎?」而展開兩派的世紀之爭。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六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