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lues/ragtime
藍調與拉格泰姆
作者、圖片提供:夏禮章
「藍調」(The Blues)是真正的美國民間音樂藝術,它不僅是一種獨立的流派,而且是所有「搖滾樂」(rock and roll)的根基。流行音樂過去的黃金時期從「拉格泰姆」(ragtime)一路演化到今天的「饒舌音樂」(rap);從磁性吟唱男歌手crooners的情歌到country music「鄉村音樂」;從「大樂隊」(big band)到「節奏藍調音樂」(rhythm & blues);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流行的cylinder( 當時普遍稱為唱片,後來被黑膠唱片淘汰)留聲機圓筒到今天的CD、DVD。無論你生於哪個世代,都會看到 20世紀的流行音樂保存了你生活的原聲帶。
學生時代看過的一部電影《刺激》(The Sting)留給我非常深刻的印象,不單是保羅紐曼(Paul Newman)與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二位當代巨星的精湛演技把一場騙局演得出神入化,音樂家馬文.漢默立許(Marvin Hamlisch)將史考特.卓別林(Scott Joplin)1902年的切分爵士鋼琴樂曲(Piano Rags)改編為主題曲〈藝人〉(The Entertainer)貫穿整個劇情的發展情緒,更是居功厥偉,這首電影插曲在戲裡不時出現,導引觀眾不知不覺的走進20 世紀初的氛圍。
搖滾樂從美國黑人民間音樂「藍調」濫觴,一路走來直到風行全球,吸引各地年輕人,對這個世代的人們來說,廣義的搖滾樂就是伴隨著我成長的音樂,今天我們就先從「藍調」及「拉格泰姆」音樂深入去了解、去認識。
偏遠的南方
在19世紀中期的美國南方偏鄉,日常所做的事情如煙燻火腿、修補屋頂、築籬笆、鋤地等,雖然音樂並非一般人能做的事情;或者正確地說,音樂也可能是人們日常所做的事情之一,不論黑與白,南與北,鄉下生活想的是一個接一個做不完的工作,只為生活。特別是美國黑人,音樂陪伴他們工作,但也有白人的水手或礦工夾雜其中,這些田間勞動的人大多數是非洲奴工倖存者或囚犯,他們在田間工作時,發出聽來很可怕的尖叫聲和旋律,這些後來卻成為世界搖滾音樂一支足以追本溯源的民謠歌曲。比如當時的工人們在鋪設鐵軌時哼唱的歌,稱為「鐵鍊歌」(Chain Gang Songs),因為主人嚴防奴工逃跑,用鐵鍊鎖住他們的腳踝,因此工作移動時便發出叮噹金屬敲擊聲,轉換成節奏,成為他們吟唱謠歌的最佳節奏,這種音樂使得從事共同工作的人們精神振奮起來,一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一些和黑人住得很近的鄉下社區生活的人們,音樂對他們各有用途。尤其是民歌敘事詩,正是伴隨他們在紡紗、織布、縫紉等婦女工作時隨口吟唱著心裡的話、發生的故事或對未來的憧憬;有些把這些旋律當搖籃曲,伴著嬰兒入睡。
美洲墾拓時期,黑白兩種人都在教堂裡一起唱歌,都用音樂進行社交活動,也用音樂跳舞,小提琴是白人從老家帶來的,黑人在教堂裡學會。斑鳩琴(Banjo)是由一種西非樂器banjr做成的,因為很容易從生活周邊得到材料製作,很快就流行起來,吉它因為要到店裡買,對黑人奴工來說很珍貴,剛開始並不常用。
讓人驚訝的是這個時代的「黑人弦樂隊」(black string-band)的音樂,其中卻有一些是由老人演奏的,像黑人民歌手約翰.沃客(John Work)於1930年代的錄音聽來就像白人弦樂隊的作品,貧困的鄉下人並不多擔心生存的競爭,1920年代有超過一個的早期弦樂隊則是跨種族的。好歌就是好歌,也有樂隊從別的樂隊那 裡互相學習而來,任何變化可能取決於人而非民間傳統。重要的是他們沒有一個是職業性的,那只是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各種現象存在於如年度祭儀、朋友來訪、婚禮或一週工作之餘的放風,簡單的說,那就是 「民歌」(Folk Music)。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七、十八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