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印痕 〉質能中的幽靈

質能中的幽靈

量子力學的意識模式

作者:文晏 攝影:張薈茗

能量與質量
自然大宇宙與人體小宇宙間如何連結?宇宙裡屬於意識的訊息如何被傳遞與接收呢?儘管人類努力探索,而宇宙間依然存在許多令人不解的神秘力量,始終令人感到困惑!宇宙釋放的物質及訊息人類如何接收呢?人類因為能夠感受萬事萬物的訊息而擁有意識,意識向內連結產生感知向外投射產生行為,意識是一種神秘的能量,在人體裡掌控著意志而影響著人際之間的互動關係,意識往更深層、更細緻的結構去剖析與探討,物理學家無不窮盡所能把意識與量子之間的關係建構一座橋樑,一座訊息結構之橋,「亞利桑那大學神經科學家及教授史都華.哈蒙諾夫(Stuart Hameroff, 1947~)和潘洛斯(Sir Roger Penrose, 1931~)合作,認為人的腦即是一個量子系統。」(洪裕宏,2019:35)這句話已經明白的揭示出來一個非常簡單而有力的觀點,即是「意識是大腦運作的結果」,讓我們從近代哲學概念開始,經過現代經驗科學的論述,從意識是 什麼、意識與物理作用的關聯性、意識發展成為心靈等三個發展關鍵程序依次解讀,便可以大致性將意識與量子兩個毫不相干的領域串聯起來。

意識是什麼?從何及為何而來?理性主義哲學家笛卡爾(Rene Descartes, 1956~1650)經典心、物二元論主張世界由心靈與物質兩種元素組合而成,其次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 1646~1716)也針對「原子論」的思想,提出「單子論」,基本上單子是一個物質基本的能量單位,而不只是物質單位,這些個概念對18~19世紀的物理學界的理論建構產生關鍵性啟發作用,因而誕生了新觀念「伴像論」(companionism),「主張心靈或意識是伴隨物理作用而發生的。」(洪裕宏,2019:21),導致於20世紀結構主義觀念,「現代經驗科學主張意識是大腦的運作結果。」(洪裕宏,2019:21)這個大腦運作產生意識的科學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學者傑拉德.艾德蒙(Gerald Edelman, 1929~2014)著作《大腦比天空更遼闊:揭開大腦產生意識的謎底》(Wider Than the Sky:The Phenomenal Gift of Consciousness)中詳盡地把大腦這個神秘而複雜的量子活動機器運作,分析解說得一清二楚,另外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學者法蘭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 1916~2004)更仔細地測試出「腦部活動頻率40~70Hz的腦神經活動就會產生意識。」(洪裕宏,2019:22),至今,無論哪一方面的「學者們都認同意識乃是根基於大腦的神經機制所產生。」(洪裕宏,2019:22)殆無異議。

意識即訊息
其次從「意識即訊息」這個觀點切入,就更能反推大腦運作的機制,因質能轉換作用而產生可以儲存的訊息,訊息的組織與整合構成複雜卻有條理(混沌理論)的能量閥,牽動著意志與行為,很確定的邏輯推演,這個整體的意識結構也正是啟迪現代人工智慧(AI)製造的邏輯根據。

科學家解識意識的產生目前有三個論述,一是法國神經科學家狄漢(Stanislas Dehaene, 1965~)所提的「全腦工作平台理論」(Global Neuronal Workspace Theory, GNWT),主張腦子是一個處裡訊息的平台,外部許多訊息經由感覺器官接收後,化成一種能量流進入工作平台,讓複雜的神經網路辨識、定義、分流、轉換、處裡過後成為一連串有結構、有意義的訊息,儲存、更新、取用等流程,構成全腦訊息分享的機制。二是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教授安迪.克拉克(Andy Clark, 1957~)以及卡爾.佛瑞斯頓(Karl Friston, 1959~)兩人主張人類的意識傳承自演化觀點而得來,他們解讀意識的形成:「承襲自人類自古以來,因應在地球上的生活需要,經過長期演化,傳下來儲存於基因圖譜、基因密碼裡面……,再根據錯誤的經驗,修正概念庫,形成所謂的『意識經驗』。」(洪裕宏,2019:27)三是訊息整合理論(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IIT),這一派理論主張意識量化觀念,他們主張「泛靈論」也就是萬物皆有靈魂的說法,除了人類以外,包括動物、植物、無生物、機器人等均可能有意識。

這三個論述均一致的主張意識是可以分析與用數理呈現,至於如何去尋找更仔細的解答,就分成心理學、精神分析學、生物學、生態學、遺傳學、臨床醫學、腦神經科學、解剖學等,以及左近最熱門的量子力學中的量子理論。最新也最讓人接受的理論,要數意識心理學、腦神經科學以及量子力學三大主力串聯成的意識結構模式;這三種論述均肯定意識是由一種在腦部中運作,有組織的能量訊息流所構成。意識心理學根據訊息的運作過程整合而成的完整意識形態,而腦神經科學則根據腦部組織的結構與機能,提供訊息在這個複雜的腦神經網路中交叉串流,而形成的訊息流背景;而量子理論則根據最原始的量子元素所構成的能量組態,解釋生物體組織裡的訊息流與能量波動的關係,所連結的意義網絡。物理學家已然證實化學也是物理學的一部分,生物學則依靠化學解釋細胞內各種物質的連結與運作,因此也含括在物理學的細項裡面。保羅.戴維斯(Paul C. W. Davies)和朱利安.布朗(Julian R. Brown)在一篇與大衛.多奇(David Deutsch)的訪談中,保羅.戴維斯說道:「量子力學為人們所欣賞的一點正是它將觀察者放回舞台中心,以及以非凡的方式將心靈整合進宇宙的運行之中。」(Davies, Paul C. W.、Brown, Julian R. 2021:166)大衛.多奇也回答道:「也許有一天,人們會發現描述心靈的新定律,而它們恰好與量子論的常規詮釋相一致。」(Davies, Paul C. W.、Brown, Julian R. 2021:167)

大衛.多奇歸結一個定論:「我們的感官就是特定理論的物質體現。」(Davies, Paul C. W.、Brown, Julian R. 2021:172)這一句話剛好與前述狄漢的論述:「腦子是一個處裡訊息的平台,外部許多訊息經由感覺器官接收後,化成一種能量流進入工作平台,讓複雜的神經網路辨識、定義、分流、轉換、處裡過後成為一連串有結構、有意義的訊息,儲存、更新、取用等流程,構成全腦訊息分享的機制。」不謀而合。也放諸於哲學、宗教理論、物理學、生物學、宇宙學、心理學等門類皆準。我們得到一個結論,意識即訊息。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七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