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印痕 〉 行趣

行趣

作者:坦雅

麻州的128公路,號稱瘋狂公路,車流量大、尖峰時段必塞、路面不平、彎彎曲曲,既惡名昭彰又通往幾個著名海灘,人們欲避之又親之,可恨!1號公路縱橫南北,坡陡車多,地勢忽高忽低,極為考驗駕駛者的技術。它也是進出波士頓市區和羅根機場的要道之一。
往北一點,133公路連接許多幽靜的城鎮,只要離開城中心,路燈間隔超遠,兩旁住家稀疏散落,常一不留神,便會開到茂密的樹林裡,還要跟浣熊、郊狼、駝鹿 ……道歉,誤闖牠們以星月為幕、晚風為帳的夢幻住家。

我曾經每星期一固定沿著133公路銜接97公路,載小孩去 1小時車程外的小鎮上鋼琴課,回程已近黃昏,順著蜿蜒的鄉間小路往前,天色漸暗,樹影晃動,無來由的穿插些許涼意,冷颼颼地,彷彿一齣默劇在路旁上映。在偏僻的美東,不會開車等於沒有腳,地廣人稀之處,喊救命只有松鼠聽得見。遇到天黑黑,周遭像一支鬼片,嚎哭不如唱歌壯膽。若說步行和騎單車傾向思考及悠閒,那麼騎摩托車和開車,便接近瀟灑及自由了?然而,我騎摩托車和開車的最初理由皆令人發噱。

移動的火柴盒
大學畢業後在台灣的第一份工作在某日本企業任職,因男同事都擁有公司配車,所以公司有個不成文規定,在上下班途中若遇到女同事,一定要禮貌上載送一程,這幾乎是大部分女同事最感方便的狀態,卻是我最困擾的事。由於公司的上班時間很早, 8點鐘便要刷卡,而從起床到 8點,那段時間,我其實還處於睡眠的延長期,意思就是尚未完全甦醒──大懶蟲吊著夢,遲遲不肯離開。若搭公車,可在搖晃的公車上補眠;若搭男同事的車,我得醒著說話才行。偏偏我不是個很喜歡說話的人,如遇話不投機者,一路氣氛簡直尷尬到極點。女同事常說:「這本來就是他們應該做的啊!不要客氣,盡量搭!」但這理由無法說服我,於是,我便考駕照、買摩托車去了。記得第一天騎車上班,一到公司、摘下安全帽,她們紛紛圍過來說:「有冷氣的汽車不搭,騎車幹嘛?」說完一群人哈哈大笑。我抽出一張面紙拭汗,炎熱天氣騎車順便蒸臉,真是一舉兩得。

騎車後,常有女同事問我能不能載她回家?原來,也有女同事不習慣搭男同事的車呢!只是她們不敢拒絕公司的不成文規定罷了!而一些男同事也常常在上班時間跟我借摩托車,眾所周知,台北市的停車位難找,他們要拜訪客戶,騎摩托車總是方便許多。
就這樣,我和一大群年齡相近的同事,開始轉變成類似同學的情誼,我們常常下班後相約吃飯、唱歌、看電影,馬路上的畫面很有趣,總是一輛接一輛的MARCH加上一台JOG,若從空中鳥瞰,他們是排隊移動的火柴盒,我則是虛無模糊的小螞蟻。每次聚會後總是深夜,他們照例開車送女同事回家,而我總是騎車,劃過城市最清幽的路況,複寫城市最具靈魂美的時刻。但他們不曾讓我落單,總有一輛車跟隨我,護送我到家的巷口,閃兩下燈才離開。

近幾年從波士頓回台灣,眼見馬路上摩托車亂竄亂鑽,不禁搖頭嘆氣對好友說:「實在太危險了!」好友以一副不可置信的眼神看著我:「以前妳就是這樣騎車呀,妳忘了嗎?我讓妳載的時候,好幾次差點尖叫呢!」原來我也曾那麼「豪邁不羈」啊!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八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