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拍手掌,握緊拳頭
盧梭與《福音戰士》動畫音樂的糾纏
作者:龔詩堯
記得自己成年之初,效法前賢「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心志,有幾年刻意忽視少年時期熱衷的流行文化,只讀所謂經典書籍、只聽所謂古典音樂──還幼稚地誤認為那是必然的成長方向。
注意到啟蒙時代哲學家盧梭《鄉村卜者》(Jean-Jacques Rousseau: Le devin du village)這齣歌劇,起因為大學時期閱讀阿多諾(Theodor Adorno)的著作,發現這位支持和第二維也納樂派的無調性和音列等前衛趨勢的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社會學家,也譜寫過不少樂曲,於是陸續關注幾位也作曲的思想家。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浪漫時期的尼采,和古典時期的盧梭,2人皆先學習音樂、再發展哲學,並留有樂作傳世。
在我們這個世代的中學課本裡,盧梭是上述3位思想家中,唯一被寫入的──當然課本中並未提及他的音樂生涯。所以,對《鄉村卜者》的好奇,同時抱著蒐異獵奇和溫故知新的心態。然而,自此超過10年、跨世紀的探尋,最終回溯人生經歷之早,出乎預料:自己早在童年就熟悉與《鄉村卜者》相關的音樂,更在當年極欲抛棄的領域中與之重逢。
粗略來說,《鄉村卜者》是一部法語單幕歌劇,可說是「喜歌劇之爭」(Querelle des Bouffons,或稱為丑角之爭)的副產品。義大利巴洛克前期那不勒斯樂派音樂家裴高雷西(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的人生僅26年──比莫札特還短促。然而,留下的作品影響深遠,連巴赫都曾引用其《聖母悼歌》。在裴高雷西譜寫的10餘齣歌劇中,《女僕作主》(La serva padrona)原本只是歌劇《自豪的囚犯》(Il prigionier superbo)的幕間劇(intermezzo),後來被作為獨立的喜歌劇(Opera Buffa)演出──詼諧小戲地位反超嚴肅正劇,顛覆既有評價階序,更在裴高雷西身後10餘年,於法國引發「喜歌劇之爭」。
18世紀中葉,義大利歌劇幾乎主宰全歐洲舞臺,堪稱唯一例外獨樹一幟的,就是法國歌劇。不過,1752年,一支義大利劇團到巴黎巡演,其中演出的《女僕作主》引起轟動,引來一批人大肆宣揚:應借鑑義大利歌劇,以改良法國歌劇。另一派以拉摩(Jean-Philippe Rameau)為首,主張堅守盧利(Jean-Baptiste Lully)開創的法國式歌劇傳統,兩派激烈爭執。
同年,盧梭發表《論法國音樂的信》後,就被視為改良派代表。敞開心胸接納其他文化的優點,原為佳事,但矯枉過正,可能顧此失彼。盧梭為抬高義大利歌劇地位,竟倡言:「我相信法國音樂中既沒有節奏也沒有旋律,因為這種語言無法做到;法國式的歌唱不過是持續的鬼哭狼嚎,讓所有人難以忍受;和聲極其粗野,沒有表現力,只能讓人感受到其業餘;法式詠歎調並不能稱之為詠歎調;法式的宣敘調也不能稱之為宣敘調。一言以蔽之,我認為法國人沒有音樂,也不會有音樂」。這種貶低固有文化的態度,事實上在德、奧地區──後來成為西方音樂霸主的國度,也曾長期抱持,連莫札特、貝多芬生前都曾深受其害。又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接受西方思潮的亞洲各國改革人士,力主全盤西化,視國粹為糟粕;臺灣日治時期新知識份子,為追求現代化而貶低歌仔戲等本土文化等,心態也頗為類似。
盧梭為了表達對裴高雷西的敬仰,和證明義大利喜歌劇的優越,並籍此實踐他的自然主義哲學和音樂美學觀點,於是創作「仿幕間劇」(intermède)《鄉村卜者》。劇情大意為:男女主角科蘭(Colin)和科萊特(Colette)是2位住在天然曠野中的純樸牧羊人(即盧梭思想著作中讚揚的「高貴野蠻人」),彼此相愛。然而,他們都懷疑對方不忠──科蘭受莊園仕女吸引、科萊特被達官貴人獻殷勤(即遭文明和進步的華麗表象所「汙染」)。於是,他們各自卻恰巧同樣尋求村中占卜師的建議(象徵機智和真知)。經過占卜師一系列有趣的詭計耍弄,科蘭和科萊特重歸於好(象徵迷途知悔,重返自然的懷抱)。
1752年10月18日,《鄉村卜者》在楓丹白露皇家宮廷御前首演,大獲成功,之後頻繁上演。喜愛中國瓷器和日本漆器的「官方情婦」龐巴度夫人,在劇中看到與東方風格共通的田園詩情、自然韻致,據稱曾親自粉墨演唱,反串男主角科蘭。路易十五也非常喜歡這部歌劇,以至下旨提供盧梭終身年金。然而,盧梭拒絕了這一榮譽(這類贊助,連未來以傲視權貴聞名的貝多芬都捨不得放棄)!
《鄉村卜者》成為當時最流行的歌劇之一,盧梭自豪地說:「這部歌劇使我更加成為風頭人物。不久,巴黎就沒有一個人比我更受歡迎。」不過,1754年,還是拉摩推出《卡斯托爾和波呂克斯》,以其巨大成功,終結了第一次「喜歌劇之爭」。
另一方面,義大利喜歌劇的精神仍留存,引發法國歌劇的改革。10餘年後,再發生第2次「喜歌劇之爭」,其中的代表劇目之一:皮欽尼的喜歌劇《好姑娘》(Niccolò Piccinni: La Cecchina)轟動一時,而且首演後不過10餘年,據說就遠傳至東亞,在清朝紫禁城,乾隆皇帝御前上演,成為華人地區演出西方歌劇的最早記錄。
《鄉村卜者》繼續在歐洲各地流傳,更在之後約半個世紀間引發不少效應。例如首演隔年,1753年,法國演員和劇作家賈絲婷.法瓦特夫人等就合寫其戲仿劇《巴斯蒂安與巴絲蒂安妮之戀》(Les amours de Bastien et Bastienne, parodie du Devin de village),同樣風靡一時。著名音樂作家查爾斯.伯尼(Charles Burney)的《鄉村卜者》英譯本《狡猾的人》則於1762年在倫敦上演。
1768年,12歲的神童莫札特譜寫歌唱劇(Singspiel)──日耳曼以庶民階層的音樂戲劇建立自身傳統以對抗義大利歌劇的劇種──《巴斯蒂安與巴絲蒂安妮》(Bastien und Bastienne),劇本改編自法瓦特夫人同名的《鄉村卜者》戲仿劇。1770年4月,《鄉村卜者》還在路易十六和瑪麗.安東妮──童年莫札特曾聲言長大後要迎娶這位奧地利公主,不幸後來她在大革命時上了斷頭臺──法奧聯姻的婚禮盛典上演出。
劇中曲調還被改編成其他演出形式傳唱,例如:法國音樂家巴巴斯特的大鍵琴曲(Claude-Bénigne Balbastre: Le devin de village-Air)、貝多芬配上鋼琴三重奏伴奏的〈新民謠集.科蘭之歌〉(Neues Volksliederheft: Air de Colin, WoO 158 No. 24)等,《鄉村卜者》中部份樂段,已被當成民謠傳唱。
追尋《鄉村卜者》之初,在國內找不到唱片,而當時網路尚未普及,無法從國外購買。反正曲海無邊、學海無涯,時間稍久,我也就淡忘。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九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