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印痕 〉 文化挪用

來自遠方的公主與王子

文化挪用

異國情調之魅力與迷思

作者:龔詩堯

異國情調(Exoticism)是歐洲文化中的一種潮流,人們著迷於與平日周遭見慣事物不同的遙遠彼方事物之特質與神秘感,而藝術家從中汲取靈感,所以在各種創作領域中均存在,包括音樂與舞蹈。

exotic一詞源於希臘語exo,字面意思是「來自外部」。不過,被廣發揮,始自大航海時代,近代歐洲人見識到更廣天地、多方國度、更多樣的文化。隨著殖民主義的興起,歐洲人對非西方風格的興趣變得愈來愈強烈,如此,對異國的認識增加,實際上伴隨著殖民擴張的變本加厲。

今人常譏諷古代中國政權有天朝上國心態,殊不知歐洲人也長期抱持類似意識,只是前者將《詩經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曲解為「大一統」,而後者妄圖以神的名義遂行征服,建立「終極世界之國」。

哈布斯堡王朝皇室格言「A.E.I.O.U」,意即「世界屬於奧地利」(Austriae est imperare orbi universe),故而當時在官方慶典的歌舞表演之中,往往將異國情調置入,以滿足四海臣服、萬國來朝的幻想。史學家惠克羅夫特(Andrew Wheatcroft)指出:「戲劇和音樂藝術,以及高度發展的巴洛克舞台管理技藝,被用來表現哈布斯堡王朝的使命,宣傳神的揀選,及萬代千秋傳承等思想的新方式。」

史料多次描述這類盛宴,例如17世紀一場首都盛會:「整個維也納都變成了這些露天舞臺劇和大型表演的舞台。經過了多次的排練之後,長達4個小時的馬上芭蕾表演開始了。……貝殼車展示利奧波德皇帝這位第16任奧地利『大帝』的畫像。後面還有另外3輛車,上面載的印第安人、韃靼人和摩爾人俘虜。」其中印第安人、韃靼人和摩爾人各自代表美洲、亞洲和非洲的原住民族,藉由他們的同場展示,呈現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橫跨四大洲權威的雄心。然而,與表演虛構不同的現實是,奧地利在歐洲列強中殖民成績可謂敬陪末座,除了非洲零星據點,始終未能立足於美洲,而在亞洲的成果聊勝於無,僅在20世紀初八國聯軍之役後在天津佔據小小一塊租界短短15年,如此,帝國盛宴以異國風情粉飾,不免自欺欺人。

然而,歷任皇帝樂此不疲,甚至親自粉黑登場:「身披鎧甲騎著戰馬的皇帝形象出現在舞臺的正中央,他腳下是成堆的土耳其盔甲、刀劍、旗幟和長矛。……舞臺左右兩側是高聳的古典廊柱,上面不倫不類地纏繞著藤蔓,還有繳獲的紋章和更多的鄂圖曼土耳其人的裝備,……象徵著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土地和城市的人物代表形象環繞在舞臺的四周,既有膚色黝黑著羽毛代表印第安人的形象,也有代表歐洲人的形象。」現實是,哈布斯堡的權威在中、東歐都僅勉強維持,連自身所屬的歐洲其他地區都未能平服。舞臺帶有土耳其色彩的道具,是為了紀念1664年在聖哥達之戰勝利。不過,土耳其乃長期強鄰,皇帝未免歡慶太早。之後雙方持續交戰,1683年9月還發生鄂圖曼帝國軍隊圍困首都兩個月的維也納之戰,音樂家海頓的祖父曾親身經歷這場戰事。

類似表演,在歐洲各國都曾盛行,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歌劇、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假面劇等娛樂形式之中,都曾出現這類隱含政治意義的戲碼。與哈布斯堡長期保持著微妙競合關係的法國波旁王朝亦然。例如:太陽王「路易十四」親政後舉辦的第一場遊行:「馬上芭蕾」,「一場在杜樂麗宮前大廣場上舉行的馬上假面遊行。……路易以羅馬皇帝的形象出現」,「廷臣們結隊出現,身穿同樣華麗的服裝,分別代表著羅馬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印第安人和美洲人的形象」。「這『太陽王』籌辦的首次真正豪華娛樂活動,成了後來多次類似活動的樣板。他的盾牌上飾有燃燒的太陽和『我見,我征服』的座右銘。以此傳遞出的訊息是,他要挑戰哈布斯堡家族一直以來自詡的具有象徵意義的優越地位。」

然而,征服未必是單方面的行為。1669年11月,鄂圖曼帝國派資深外交官蘇萊曼.阿加(Suleiman Aga)為首的使團到法國。「太陽王」有意宣揚國威,於是特地在傲視全歐洲的凡爾賽宮安排隆重豪華的接見儀式。不料,見慣豪奢大場面的蘇萊曼.阿加不為所動,非但拒絕向路易十四鞠躬,還聲言凡爾賽宮與鄂圖曼帝國宮殿相比,不過小巫見大巫。

蘇萊曼.阿加被驅逐離開宮廷後,在巴黎租下一座城堡,開辦盛大的宴會,邀請許多法國權貴。異國盛宴,商品傳銷,加上口耳相傳,足以傲視法蘭西的鄂圖曼使土耳其風大為流行:權貴們競相模仿土耳其式頭巾、長衣等服裝,地毯、靠墊等擺飾,創作家紛紛寫作帶有土耳其色彩的作品。土耳其風逐漸擴散,連原本倨傲的路易十四也受感染,放棄帝王矜持,要求慶典活動的節目要具有土耳其色彩。他讓翻譯官員與戲劇大師莫里哀和音樂大師盧利(Jean-Baptiste Lully)共同籌備活動,指定新製作的戲劇中加入土耳其人的服飾和姿態,這就是被譽為最著名芭蕾喜劇的《貴人迷》(Le Bourgeois Gentilhomme),而「土耳其風」更滲入歐洲音樂,後世如德奧地區的莫札特和貝多芬均曾引用。

至20世紀,法國為僅次於大英帝國的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繼土耳其風之後,還流行過多國風情,例如:18世紀中國風、19世紀末日本風、和20世紀初俄羅斯風等,還有雖屬歐洲一部份,但曾受柏柏爾人和阿拉伯人(歐洲人舊時混淆貶稱為「摩爾人」,在藝術作品中常充當負面角色)統治超過7個世紀的伊比利亞半島獨文化色彩的西班牙風。

異國風情的魅力,不僅國家組織運用以營造大型幻境,許多個人也常沉迷難以自拔──編造一個非同尋常的異國身世,以便自我標榜和誤導宣傳。「中國風」流行於法國時,不僅製作出「中國宴會」、《中國孤兒》等舞蹈、音樂和戲劇,還曾有一位女子自稱是落難的中國公主,而在巴黎社交界大受矚目。直到曾奉路易十四派遣、真正出使過清朝北京的「國王數學家」李明(Louis Lecomte)等揭穿其假冒。該女子事後坦承:「當我說我是法國人時,沒有人要理我;當我說我是中國人時,什麼好事都來了」!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