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東沙
風起浪湧時
作者、攝影:柯金源
南疆風雲俯瞰
東沙環礁位於東亞南海的北方,是孤懸於大海中的自然瑰寶,她提供各類生物所需的種種養分,是海洋生物撫育子代的育嬰房,候鳥遷徙過境的中途島嶼。近千年以來,不同地區的人進進出出,但沒有人想真正久留,大多只想攫取 她當下所需要的。東沙島曾是採礦、漁撈發財之地,提供了人們各種軍職、學術研究、累積資歷升遷捷徑,更是展現國家主權延伸領域、軍事實力角力場。從環礁逐漸出露水面成形以來,千百萬年來,東沙環礁默默承受了種種無止境的慾望需索。
長期以來,東沙島、東沙海面,是氣象預報中經常出現的地理名詞,我所理解的含括概念,大概是;南海發育最完整的環礁、一座很小且一般人無法被允許到訪的沙島,距離台灣南方約400多公里的軍事要塞,漁民作業的主要海域、國際海運航道,熱帶海洋低氣壓或颱風熱門路徑之一,以及香港的潛水旅遊景點等等。當我有機會登島觀察紀錄之後,才意識到人們對它的了解是多麼少,對它造成多麼大的傷害。近 20幾年來,我以不同途徑持續造訪,漸漸瞭解了這一座島嶼的命途百般多舛。
先從大尺度的視角觀察,來描述東沙環礁地形、地貌概況。根據地質學研究資料,東沙環礁經數千萬年形塑,環狀礁台直徑約有25公里,面積約500平方公里,相當於 2個台北市大小;環狀礁台高出大陸棚斜坡海床約400公尺,低潮時露出水面的礁台寬度約2公里,環狀礁盤長度可達46公里,因礁台地形呈東寬西窄,其所環繞形成的潟湖深度,也由淺至深可達23公尺,並有南北 2個水道可交換水質。所以,潟湖內外的環境、海象水文、海洋生物組成亦有明顯差異,潟湖中佈滿數千個突起珊瑚塊礁,較大的直徑寬達600公尺,而且部分塊礁頂部的現生珊瑚覆蓋率高達46%。
探索南海的跳板
東沙環礁也正好位於印太海洋生物多樣性熱區北端,環礁北側與南側海域表層海流季節性交替旺盛;環礁東部的黑潮支流形成湧升流,以及南海暖流,都為環礁帶來豐沛的營養鹽與多樣性物種,加上環礁內外豐富多變的棲地環境,提供不同物種各取所需姿意生長;如礁台內側的砂質海床上,有著廣大海草床,環礁北側是軟珊瑚的世界,環礁東側是由石礁珊瑚據守,而礁台外側因海流與侵蝕作用,出現無數的垂直小海溝與小海脊地形,海脊上可見不同珊瑚群聚,海溝底部有很多生物碎屑沉積物,是許多魚類的覓食區;較大型的海底洞穴,更是珊瑚礁魚類躲藏避敵棲所,多樣性的棲地與物種,共同構築了豐富、多樣的海底繁華世界。
此處可供人類居住的東沙島,位於的西側礁台上,它是由海洋生物碎屑等沉積物,歷經 7、 8000千年的潮浪堆積,並經由鳥糞層(磷酸鹽膠結)或碳酸鈣等穩定沉積物等介質,慢慢堆疊形成的一座沙洲島。東沙島包含由東向西延伸的二條帶狀沙丘,長度約2.8公里,南北最大寬度約860公尺左右,並且形成了一個以海草床為優勢社會的小潟湖,水域面積約64公頃,低潮時平均水深約1公尺左右,但因為小潟湖的海水進出口約只有20幾公尺,海水交換作用較差,加上颱風與季節風等因素,潟湖內側的淤積現象日愈嚴重。
若從較細微的尺度,微觀東沙島的環境特徵,因其位於東沙環礁大潟湖西側,四周淺礁坪與生物碎屑的海床,水深約2公尺左右,部分在低潮時會露出水面;海草分布面積約有 1000多公頃,小潟湖內的有機碎屑相當豐富,因水流平緩,成為許多小型生物、魚類的攝食繁衍撫育場。早期漁民在潟湖內捕抓到的青蟳,較大的個體幾乎與臉盆一樣大,顯見漁業資源豐饒。依據海洋國家公園委託學者研究成果,東沙潟湖區也是尖齒檸檬鯊的重要棲息、繁殖、洄游海域,調查過程中,發現 1公尺以內的檸檬鯊幼魚比例高達 9成,這也顯示潟湖環境是檸檬鯊南海北端的撫育場。
在陸域環境,東沙島是候鳥季節性遷徙的重要棲地,方圓數百公里的海域,沒有如此大片完整又適合棲息覓食的自然環境,因此島上留下了大量排泄物,為沙洲島帶來植物種原與植被成長養分,我還曾經在小潟湖的岸邊,記錄過黑面琵鷺的身影。從島上生物碎屑間殘餘的少許磷礦,可推測數千年來,東沙島是候鳥很喜歡利用且重要的中途島。根據調查,近 100多年來,東沙陸域環境遭受人為高度擾動之後,原始熱帶海岸林幾乎不存在,但小小的沙洲島上仍有 100多種植物,由熱帶海岸灌木叢與喬木組成的海岸林相,如草海桐、白水木、海人樹、林投,或外來種的銀合歡與人工種植的木麻黃等。如果能夠預留部分沙丘與海岸區域,降低人為經營力度,借助海漂植物種原,或藉由候鳥的傳播,以及島嶼植被生態的自然演替,可預見數 10年之後,想再看到熱帶海岸林的繁盛樣貌依然可期。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