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印痕 〉 聖彼得堡的輝煌在Dom Baka

聖彼得堡的輝煌在Dom Baka

作者、圖片提供:Irina Markova

俄羅斯北都聖彼得堡是實至名歸的露天建築博物館,這一說應該不會有人否認,保存完好的市中心到處能看到冬宮、沙皇家族或各個伯爵宮殿,華麗的廣場,貴族的邸宅等令人驚嘆的建築;不過聖彼得堡的市中心很龐大,漂亮精緻的建築物也太多了,而且每每都不同,每一幢建築正面設計都非常講究,獨一無二的裝潢,一點都不輸給皇室宅邸,這些美麗,5、6層高的房子有別於宮殿一樣成為遊客參觀的博物館。

聖彼得堡市中心幾乎看不到一幢現代建築或摩天大樓,難道市中心全都是畫歸給遊客觀賞的地方嗎?實際上,這些房子,雖然外牆裝飾設計結合了巴洛克、洛克克和新古典風格,華麗又精緻,但終究還只是一種住宅,現今也是平凡人住的地方。總之聖彼得堡是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城市,所以非常講究生活環境,連公寓大樓和辦公大樓都設計得像藝術品那樣美輪美奐。

豪華宅邸寫真
19世紀末20世紀初聖彼得堡興起建設熱潮,當時富人投資建造公寓樓變成一種流行,公寓樓是一種專門規畫為租賃的房子,而且當初這種住宅針對的對象並不是老百姓,而是貴族家庭、有錢商人、高官、藝術家等上流社會人物。以前屬於這種社會階層的人都住豪華私人邸宅或別墅,因此習慣性地模仿宮殿的豪華裝潢設計,建商特別建造華麗的公寓樓以供應他們的需求;而業主本身也自己住進此公寓樓。可以想見這些公寓樓一進門就可以感受到樓梯空間多有氣勢,美麗的內飾,鍛鐵欄杆,雕塑,半浮雕,鍍金裝飾等等一直被保留至今,成為供人參觀的遺跡或樣板。

20世紀前半期,這些公寓樓提供的房屋堪稱為豪宅,光是從裝潢來看,有的確實不輸給宮殿,建築師也照樣遵守最基本的宅邸規則,宅邸必定具備三種出入口,也是三種樓梯,從正門口進入的樓梯最華麗也最寬闊,作為迎接貴賓高官用的;側門的樓梯裝潢簡單一些,平常給家人或官級不高的人出入用,後門所謂「黑樓梯」比較狹窄,幾乎沒有任何裝飾,給傭人進出之用;側門樓梯跟後門樓梯通往後院,正門口反而直接通往大街,橡木門板的設計也依照建築物正面一樣設計裝置,又壯觀又細緻,讓人仰之彌高目瞪口呆。

如今,這些公寓樓的華麗樓梯是聖彼得堡的非正式名勝,被保留下來的公寓樓樓梯總數幾百個上下,每一棟公寓樓的設計都是特別訂製,設計別具匠心,而且都很驚艷;雖然至今整個聖彼得堡古老建築物僅剩下近5成而已,但是城市中心面積還是很大,光靠步行走不完,走在聖彼得堡的市中心區,都見不到現代建築,只見陳舊豪華的公寓樓數百棟陳列眼前。從20世紀初開始,公寓樓的建築成為建商很好的賺錢方式,貴族或高官投資建造公寓住宅,引起公寓樓建築熱潮,除了宮殿式的華麗公寓樓之外,另興建較簡化還有點風格,適合新興中產階級社會階層居住,這種趨勢某種程度上緩解了缺乏住宅的問題,尤其是當年城市裡湧進了許多人群,人人都需要地方住,因此,聖彼得堡興起與擴張,都靠著公寓樓的建造解決人群湧入的居住問題。較平價的集合式公寓樓甚至可以居住50到500個人,有的沒那麼大,且還容納得下近50個人。據統計在彼得一世期間,總共興建了近700棟,每一棟都以主人的名字命名,主人平常也居住在這一棟豪華宅邸內。

Dom Baka風姿依舊
說起聖彼得堡的近700棟公寓樓,近期間最引人注目的應該是「Dom Baka」或稱「Bak House」,是企業家、交通工程師、著名的慈善家Yu. B. Bak投資興建於1904~1905年間。在俄羅斯十月革命前,除了業主本人之外,這裡的住戶都是高官、科學家、藝術家等,著名俄國詩人謝爾蓋.葉賽寧等名人也曾來過這裡作客,如今整整經過100多年後,「Bak House」公寓樓已看不到昔日的豪華,但當時華美的時代感依然十足。

19世紀初,曾有一位軍官的家庭佔用了「Dom Baka」公寓一整層樓,當時總共22間房間,可是20世紀十月革命後,蘇聯新政府開始執行國有化政策,大部分的公寓樓收歸國有,這些住戶被逼搬走,具有極大面積的豪宅被分成10幾間獨立房間,無償交給工人、士兵、官員居住,共產主義社會理念驅使下,華麗的公寓樓變成了集體公寓,又成為許多人的家,光是莫斯科與聖彼得堡的居民,總共上百萬人可以安居。對有錢人而言,這樣的措施不公平,但是當年住房不足的問題非常尖銳嚴重,住宅國有化對這些美麗的建築物來講又是一種衝擊。當年的社會意識壟罩下,幾乎沒人關心這些公寓樓的歷史與文化價值,因此把具有挑高的雕塑裝飾的天花板,寬闊的60坪巴洛克裝潢的大廳無情地畫分為幾間小房間,門外更出現了好幾個門鈴分別通往各個小家庭;集體公寓中,一家分一間房間、廚房、衛生間,而浴室則共享,「Dom Baka」也不例外,歷經被瓜分成許多小塊,在分隔居住過程中,房間和樓梯大部分有歷史意義的內飾則全失去了。

第二次大戰期間,聖彼得堡名字被改稱為列寧格勒,這其間聖彼得堡經過了歷史上最艱難的時刻,為期近900天的納粹圍城,雖然市民盡力保衛城市,保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文物,但受了轟炸、經過大飢荒,城市還是收到了極大的損害,有幸Dom Baka公寓樓壽到上天保佑,幾乎沒受到損傷;圍城期間,Dom Baka遭2次投彈轟炸,2次炸彈都奇蹟般地沒有引爆,只剩下彈體投擲下來對屋牆造成一些裂縫及破洞。戰後,聖彼得堡跟全國一起慢慢復甦,有些建築得到了重建,有些修復,Dom Baka有幸沒被拆除改建,這裡的住戶這樣解釋,蘇聯時期的戰後修復非常簡單,裝潢標準化,以實際節省為主,許多舊建築經過修復後,歷史痕跡簡直被完全磨掉,老屋拿掉所有裝飾,給牆壁塗上不符原色的油漆,工務做得很粗糙,這一切對一般的公寓是好的,為了快速回到正常的生活;但對於古老的豪華建築來講,這就是毀滅。不幸中的大幸,上百年沒修復的Dom Baka還能維持舊有的風貌,算是運氣好。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二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