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
愛在海德堡
作者、攝影:劉又瑋
海德堡,世人心目中的古典與浪漫之代名詞;遊人嚮往的美麗景點;哲人與學者的聖殿。海德堡是我心目中一生必遊的城市之一,與巴黎、京都、羅馬等深蘊歷史與文化的偉大城市並列。
海德堡始建於西元 12世紀老城區,那是一座古典風情、靜立於山坡上歷盡滄桑的古堡;貫穿新舊城區的悠悠內卡河,為海德堡演繹了一座美之極致的城市,名列歐洲學術重鎮之一的海德堡大學,則是這座城市的靈魂。
海德堡之名首見於西元1196年史籍記載中,如此一座擁有悠遠歷史的城市實在不同凡響。海德堡大學則建於1386年,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坐落於山坡上的海德堡古堡(Heidelberger Schloss)內。山腳下恆更內卡河,河上的老橋(Alte Brücke)貫穿城區與山上,這是一條曾經讓黑格爾、歌德等多位著名的學者,以及文人雅士流連忘返的哲學家小徑(Philosophenweg),充滿優美而溫馨的氣息,是這座偉大城市的標記。
正如世上每一座壯偉的城市,必有美麗的戀歌與其文化、歷史、藝術、學術交相輝映,海德堡與歷史上最崇高文學家之一 歌德,有著千絲萬縷的淵源。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是德國最偉大的詩人,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劇作家、思想家及科學家。歌德曾和海德堡結下不解之緣,甚至在此譜出刻骨銘心的戀曲。
歌德於1749年8月28日出生於美 茵河畔,法蘭克福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父親對他的教育抱著非常高的期望,自幼年起即為他悉心聘請家庭教師在家修習德文、拉丁文、法文及數學,甚至還讓他學習騎術和劍術。不負父母期望,歌德的確早慧, 8歲就開始寫詩,也喜愛戲劇, 16歲進入萊比錫大學、史特拉斯堡大學學習法律,隨後於韋茨拉爾帝國最高法院實習,曾當過律師;不過真正讓博學多才的歌德聲名大噪並展露頭角的,卻是文學創作。他於1774年出版《少年維特的煩惱》後, 25歲一舉成名,《少年維特的煩惱》從此成為史上重要的文學經典。
歌德於1776年進入威瑪共和國宮廷參政之際,仍然孜孜於文學創作和自然科學研究,包括地質學和植物學。1794年,歌德與德國著名詩人席勒成為摯友,這份友誼一直延續到1805年席勒去世。席勒和歌德不但攜手創作許多詩歌,並創辦文學雜誌和威瑪歌劇院,造就了德國文學史上的「古典主義」時代。
歌德亦曾於1786年前往義大利研究自然科學,並從事繪畫和文學創作,直到1788年回到威瑪共和國擔任劇院監督。雖然工作繁忙,歌德對文學創作的熱情卻持續了他的一生,並且著述等身,晚年仍創作不倦,他晚期的重要作品有自傳性作品《詩與真》、長篇小說《愛的親和力》、《威廉.麥斯特的漫遊時代》、抒情詩集《西方和東方的合集》等。在生命的最後幾年,歌德更完成了耗費數 10年心血的不朽名作《浮士德》。
1832年3月22日,一代不朽文學大師的歌德與世長辭,享年 83歲。
在文學史上,歌德的著作《浮士德》可以算是他最偉大、最具典型的品,《浮士德》以詩劇的形式敘述主角把靈魂賣給魔鬼,魔鬼應許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於是經歷過許多波折之後,浮士德始終沒有放棄珍愛得執念,靈魂得到上帝的救贖,主題核心表達人類珍貴的仁人之心,不會因為出愛自己而做著違背上帝的惡德,與中國聖賢主張的性善哲學互相符合。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四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