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精緻品味生活 〉 無為草堂

舸艦迷津.雲銷雨霽

無為草堂

盡享靜泌恬淡風情

作者:嚴寒 圖片提供:無為草堂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王勃〈滕王閣序〉)

「園林」是中華文化生活實踐的一項獨一無二、傳承無垠、卓越優雅、品味精緻的精神圖景,小自描摹自然、胸中秋壑的盆栽,大至山水竹石、借景納壑於室的樓閣亭台,在生活起居中獨享清幽嫻雅的情趣,集建築、書畫、詩書、笙歌管弦、花雨草露、鳥聲鹿鳴於一室、一庭、一院、一窗的生活藝術,可以說是華人建構生活美學、反映東方人深遠思想的具體體現。走遍中原三山五嶽、名山大川以及帝都王鎮、處處可見深幽綠蔭、垂柳掩映、曲水流觴、飄葉飛花,優絕美絕的景致被圈在雕欄畫棟、婉延曲折的山牆月洞 裡面,向著來往的文人雅士招手,勘稱為江南風物、內外兼容的楷模。

世界的三大園林系統當中,東方園林、歐洲園林與西亞園林當中,極富詩情畫意的文人風采當屬中國園林最具代表性。江南更是文人園林的發源地,最早的園林當屬帝王貴族宮廷為自己建造的豪華奢侈家園,以及王侯休閒狩獵的廣闊獵場,建造的避暑、避冬之瓦舍,然而王朝覆滅與更替,園林荒廢,北方異族入侵,文人避談政治,江南水鄉煙嵐之處,成為文人吟詠詩歌以助興,杯觥交錯於小型園林中,園林成為藝術家、詩人時興聚會之處,此外富庶的蜀地,遠離政治中心,更成為藝術家、收藏家活動的最佳伊甸園,許多文化珍寶齊聚寶地,更與園林產生不可分離的關係。

園林與文人之間有一種極為重要的液態黏合劑,就是儒家與道家的悠閒、無為思想,尤其是道家「無為而治,道法自然」的觀念正好與園林互相依恃、互相孕育的溫床,南禪學派的美術、宗教哲學、詩歌等創作自古一脈相傳,師自然的思想貫穿了江南「逸派」風格的文本創作核心,而園林正是培養中華文化根苗成長、茁壯的豐腴之地。道德經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老子道家哲學思想的根本信念,園林本就是詩人、藝術家聚集詠歎助興的最佳場域,原初或許在建築工藝尚未萌芽之際,依著山川草木豐碩處,闢為生活起居、烹茶遊吟的公共場所,及至經濟豐盈、社會文明蒸蒸日上,國家專門闢建為特殊階層服務的庭園、樓閣便順應而生;庶民文人則尋找深林幽谷之處,作為避世論道的隱居草堂,莫不為人欽羨,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名句:「何當共 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好友數位,秉燭促膝,議時論世,侃侃而談,不知夜盡曙興,更是園林風景的典型畫面。

鋼骨叢林一綠洲
台灣有幾家堪稱園林規劃整建的宅第,如板橋林本源宅第、台北林家古厝、霧峰萊園、台南吳園、新竹北郭園、新竹潛園、神岡三角仔呂氏筱雲軒等,皆是由富商巨賈、豪族名流所建,豪邁有餘;此外還有不少官宦、王侯整建的園林因為戰亂失修而傾毀,不復記憶,只有淪為史頁中的文字紀錄。

民間所建造的小型園林,似乎不多,大多私人宅院不對外開放,無跡可尋;倒是台中鬧市街廓,高樓萬頃籠罩的角落,在南屯溝墘里公益路二段,有一幢約300多坪卻看起來異常寬闊的園林「無為草堂」,從外面看去,只見綠樹掩映,彷如鋼骨叢林中一欉小小綠洲;走近觀看,一道低矮的南方山牆中間,小小的月門開啟,不甚引人注意,沒想到一進門,走過短短的碎石小道,進入窗明几淨的玄關,開闊的落地木製方格玻璃窗,迎進綠蔭密佈的林木,極盡集室內、室外一體的風味,進入主廳,四周樓閣亭台環繞著一泓池塘,塘水映襯著古味古香的迴廊與一座仕女獨坐幽簧的四角亭,圍欄延伸處彷彿有位媥縴的少婦,揮動團扇,倚欄而望,看著塘中悠哉遊哉的錦鯉,傾聽朗朗書聲,以及笙歌夜夜的美好清趣,很難想像這只是一位胸懷無為的庶民所建造的民屋。

涂英民,無為草堂堂主,來自嘉義中埔鄉的中產階級家庭,在1970年代左右隨著家族經營外銷業務,移居台中,業務有成,在1984年左右購得一筆土地,當時只是一塊菜園,四周圍繞著農田,原本只想建造農舍作為居家之用,因此規劃設計時,以傳統的低矮書屋建築為藍本,陸續整建,頗有江南園林風味的文人居家情趣,命名為「無為草堂」。涂英民的個性具有文人氣息,對藝術、文學等作品頗有眼光,因此陸續添購許多名家作品,為草堂增添濃濃的文藝氣息。

涂英民少年時期就養成喝茶的習慣,家鄉嘉義正是著名的阿里山凍頂烏龍茶集散地,他的祖父歷來種茶維生,偏愛野生茶,後來阿里山烏龍名享全世界,因此「無為草堂」最富盛名的就是提供優質茶飲以及江南風味的傳統點心,供饕客獨享。坐在草堂中任何角落,均能環顧四周開放的園林景致,享受優雅、愜意的文人風采。

無為草堂
電話:04-23296707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106號
FB:無為草堂
IG:無為草堂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七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