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的汪洋
:談牧羊女的日常書寫
文:朱介英 圖片提供:牧羊女
小說家塑造永恆的記憶化活動(sovenance),正相對於敘事者打發時間的回憶(souvenir)。前者現身於特定的主題──唯一的主角、唯一的奧 德賽、唯一的伊利亞德;後者則奉獻於種種重複多樣的事實、換句話說,小說的靈感元素是回憶的活動,而對敘事來說,這元素是回憶的內容。(Benjamin, Walter. 1998:37)
意義的汪洋
散文的魅力就好像傍晚坐在樹下乘涼,一邊喝茶一邊傾聽說故事的人,講述著他的親身經歷,這些來自真實的體驗,娓娓道來,總比那些千言萬語的史詩、長篇偉大小說或輾轉曲折的劇情來得感人,班雅明形容:「所有偉大的敘事者都具有共同的從容能力,可以在其經驗的各種高度靈活中讓情節活躍,敘事中的集體經驗可以用這樣的意象來表達;他像是一座梯子,從梯腳墜入深淵,梯頂則消失在雲間。」(Benjamin, Walter. 1998:41)日本偉大的古典文學家紫式部(Lady Murasaki)在《源氏物語》(The Tale of Genji)中有一段相同的話:「說故事者自己對人與事的經驗──不僅是他親身經歷過的經驗,甚或只是他目睹或耳聞的事情──碰巧使他感動得產生出一種非常熱切的情緒,以致無法再把它緊閉在心頭……,他覺得一定要使每一個時代的人都知道。」(Komroff, Manuel. 1975:3)這是從文類的內容與感受力的觀點,形容散文的親切、直接、溫婉、柔媚的特質。
散文還有一個特質值得揭櫫,這也是近代結構主義詮釋學特強調的重點,就是「日常生活實踐」(minor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書寫,法國年鑑學派的社會學家們主張從統計學的大數據中尋找人們的生活真相,在統計數字的對照當中,去掉時間與空間差異的觀點,集中在一起進行比較,許多因果現象便清晰地呈現在表格中,當然這種數據不值得感性領域的文學區塊去檢視,不過利用詮釋學的視野來論述,則又是另一番風景,不管是哪個學門的定位或是法則,談到日常生活現象對散文內容的影響至鉅,書寫散文的主旨在於生活種種過眼雲煙的描述與追憶,作者本身的經歷與體驗,正是散文的主要來源,好的散文豐富、親切、善良、真誠,感人至深,主要原因在於真實,而非虛構;在於共享,而非標榜;在於通過相同的經驗與感觸,借用文字與符號的通感作用(correspondence)傳遞給閱讀者,沒有比散文這種文體更能在細緻之處觸及內心深處的共鳴。
「日常生活」這四個字不經意地看一眼,感覺並沒有甚麼特別,太平常了,隨時隨地呈現眼前,經由生活習慣與歷史、風俗、社會理念、智者金言、神話律令等條件的共軛,每天都在進行的同樣習性,不足為奇,但是仔細思考下來,將會發現就是不足為奇,沿襲數千年的文化規矩,已經寫入潛意識裡成為固化的方程式,在自律神經裡發號司令,那不可思議的規條才真正潛藏著深厚的意義,每一個行為細節、每一道自動遵守的指令、每一條律法都潛藏著無所違逆的教條,這些隱藏在日常生活裡的意義,有如汪洋大海的潛流般,看不清,測不到,卻左右著整個國家、社會、民族、人種的宿命,嚴肅以對,不可輕忽;但是用文學的詞語來解讀與包裝,倍增親善與溫婉,這就是日常書寫的魅力所在。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六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