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 〉 與書的愛恨情仇

與書的愛恨情仇

藏書家高苦茶不「藏」了

作者、攝影:郎亞玲

買書的人不少,但要看是買什麼書?讀書的人也不少,但要看是哪種人?「書」與「人」之間複雜糾葛、千絲萬縷的情結,或許連愛書人自己也弄不清、理還亂,譬若泥和水攪和、難分彼此。工科出身的藏書家高苦茶,偏不以此自抑,他思路敏捷,博覽群籍,非要將書的源流系譜追根究柢、分門別類,格物致知、盱衡全局。繼他《人間書話──藏書家的心事》、和《禁斷惑星》後,再一次全方位展現他積年累月的愛書魂、淘書功夫,以及藏書鉤沉的一家之言,確立自己藏書家精神的「當代性」,為台灣 4、 5年級的藏書家,留下不可磨滅的見證。下段自述可證明,他的書寫動機來自強大的傳承背景與自我期許:

「藏書家不需要潘安的俊美(如果有更好),但要有他賦詩為學的素養。能讀書,能寫文,能研究。歷代出名、留名的藏書家,通常也會留下藏書記、題跋或藏書目錄。絕大多數藏書家,身後藏書經時光沖洗已不存、失散,只有他下功夫編寫的題跋、藏書目錄、書話等著作,才能證明他曾經輝煌耀眼的藏書成就。藏書家必須留下著作,這是一張留給後世的證明。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私人藏書很難永存不朽,但是著作屬於「立言」,只要公開發表或出版,有機會不朽。」

發跡於2005部落客時代,「高苦茶」 3個字以犀利又不失幽默的文筆,讓讀者初嚐淘書、買書、藏書的樂趣。自認是個不折不扣的「宅男」,生活絕大部分的樂趣都與書有關。曾在他的〈大自在軒藏書誌〉序文中,自外於文人、學者之屬,自謙無法讀通書,也難以書寫評論,「姑且以寒齋不多不少的藏書為依據,紀錄與那本書相關故事、瑣事」。但經歷約 20年的歲月洗禮,他因誠懇謙虛、風度翩翩,人情練達,廣結善緣,逐漸在「藏書圈」、「藝文圈」展露頭角,文章屢見各大報副刊,因之結交更多文友同好,聲名遠播。

近日出版新書《雖然是藏書病,但沒關係》全書共分 4章,每章各有 7至 10數篇章不等,各自獨立。高苦茶蒐書、藏書如識人、用人,一絲不苟、層層推敲:第 1章「重啟人生的讀藏術」,可說是藏書通論與密笈,交代個人藏書史,並歸納書的敵人及藏書家須具備的技術。第 2章「 雖然是藏書病但沒關係」是與若干藏書的邂逅和作者的因緣。第 3章 「愛與淘書的日日夜夜」是海內外遊蹤的尋書和漫遊圖書館的經驗。第 4章「我們與書的距離」則收錄個人所寫書評書序。

《雖然是藏書病,但沒關係》,書名仿效著名韓劇,令人莞爾。一方面當然是表現「重重拿起,輕輕放下」的幽默;另一方則是有危言聳聽之感,將愛書、購書無法自已、自制當成是一種「病態」,正好呼應了有類似病徵的瘋狂購書族的行徑,而進一步希望透過他的勸勉,取得解方。他曾說:「『藏書』這種病確實已經滲入我的生活、我的思想,甚至滲入我的肉體。」

買書的泥淖
要從高苦茶取得解方並不困難,2024網路一篇文章自言是獨立書店訪視員身分,卻自曝不再購書外,並呼籲民眾不要買書,此舉引來諸多反彈與批評。高苦茶卻藉此風波提出個人經驗,讓愛書人如何從買/不買的泥淖脫身,真是阿彌陀佛,渡人無數。他一口氣列出「節源開流藏書術:不買的書」 9大準則:
1、已經有了,不買。
2、家裡沒有的,不買。
3、品相太差,不買。
4、太醜、頁面太花、字太小的、裝訂太差的,不買。
5、尺寸太大,太重的,不買。
6、太貴的,買不起。
7、標價不對,買不下去。
8、大部頭的書。暫時放棄。
9、討厭的作家。抵制。

長期浸淫於書的市場,高苦茶也並非認為自己該當「冤大頭」,反之,他試圖從經驗中學得教訓,讓人適得其書,而書適得其人。他認為:「有錢有有錢的玩法,沒錢有沒錢的玩法。書有新舊之別,身價有貴賤之分,買不起新書就買便宜二手、三手書,此所以舊書店、網拍存在之必要。 1本 40、 3本 100的特價區,常有好書可淘。」

新書整章最精采的一篇,不外乎〈藏書家的技藝:以西門慶為師〉一文,他以《金瓶梅》中王婆告誡西門慶,想勾搭良家婦女的五大心法為喻,以此 5大條件:「潘、驢、鄧、小、閒」,當作一流藏書家的養成之道。其實,勾搭美女和愛書人藏書八桿子打不著,但高苦茶卻言之鑿鑿,讓人不禁會心一笑,是將古人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更進一步精妙地詮釋吧?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七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