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 〉 李錫奇是現代繪畫先驅

集結東、西方浪潮

李錫奇是現代繪畫先驅

作者:嚴寒 圖片提供:古月

1958年台灣剛從二戰的廢墟中顫巍巍地立起,西方藝術界早就奠基於印象主義傳統,起步追逐全新的繪畫風潮,許多新繪畫理念在歐洲、美洲急速展開創新腳步,引領世界美術潮流前進;台灣畫壇也立刻被這個浪濤淹沒,李錫奇老師、陳庭詩、楊英風等人共同組成「東方畫會」,他們的創作腳步為國內現代藝術開拓了珍貴的傳統,李錫奇老師的創作理念並非一成不變的抄襲西方技法,他集結東、西方的精髓,在繪畫、版畫以及理念引燃東方現代化藝術的火炬。

現代藝術史的縮影
台灣文化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自從哥倫布等先鋒開啟大航海時代,歐洲帝國的鐵蹄逐漸由大陸政權轉向海洋擴張,海洋領域成為殖民霸權擷取利益的路徑, 相對地快速崛起的西方文化也隨著武力擴張,移植到東方來,原本只是一塊東亞孤島瞬間成為遠東太平洋西岸的航運樞紐,短短一、兩百年間,嘗盡各種文化的洗滌,二戰以後快速崛起的西洋藝術潮流,很快在此生根發芽。國內的藝術家們所面臨的不是原封不動地照樣抄襲西方流行風潮,而是如何汲取西方的優點,跟上時代,將東方的精神與西方的現代藝術理念融匯,創造全新的、承先啟後的現代傳統,這份思潮便植根於戰後嬰兒潮這一世代藝術家們的創作核心裡面。當時在當代崛起的藝壇新秀們包括五月畫會、東方畫會畫家,除了吸收西方前衛繪畫的觀念與技術之外,也站立於傳統東方文化的基礎上,展開突破既有的日本式印象派繪畫風潮,創造了台灣繪畫狂飆年代的重要里程碑。

1936年出生在金門的畫家李錫奇老師,年輕時代便毅然決然投身現代繪畫生涯,是東方畫會中期的重要成員,除了致力於半抽象、抽象、複合媒材的畫風突破外,在1958年與陳庭詩、楊英風等人共組「現代版畫會」,可謂國內藝術現代化的重要舵手之一。李錫奇大師的創作對國內美術發展貢獻深遠,讓人印象深刻,正如楊鎮浯所言:「他把自己的經歷和思緒、情感付諸於媒材,融合傳統與前衛、集結東方及西方,進行多樣的嘗試與顛覆。」他的藝術創作典範,對國內現代美術而言,是啟發者也是傳承者。

大師的創作能量豐碩,作品風格不斷創新與突破,尤其對於媒材的創新運用更領先藝壇群倫,無人能出其右;他的美術創作範圍,涵蓋版畫、水墨、抽象畫、漆畫、複合媒材、裝置藝術、抽象書法等多方面涉獵,忠實反映文化轉型期的眾聲喧嘩特質,詩人古月譽為:「天份加上金們人純樸勤奮的韌性……,躬逢現代藝術崛起,李錫奇老師站在時代尖端,成為台灣現代藝術的舵手,一生創作藝術的歷程,就是一部台灣現代藝術史的縮影。」

李錫奇老師的創作主調呈現在版畫作品中最為明顯,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楊永斌指出:「大師的紅與黑主調運用的是那麼的自然,那麼的純熟,那麼的高雅。」讓我們觀看李錫奇老師的作品,可以看到在溫文爾雅、和藹善良的面貌中,卻蘊藏著寬闊大氣、明朗鮮明的生命氣息,他以寬闊的視野,汲取世界最前端的風潮,滋養自己的創作心田,求新求變,曾有朋友問他:「至今為止,您自己認為最好的藝術作品是哪一幅?」他從容地、永遠是那一句答覆:「我認為下一幅。」可知大師的眼光一直是高瞻遠矚,充分展現文人藝術家的無極精神,是故藝壇稱呼他為「變調鳥」。

詩人林文義賦詩一首,其中有兩段特別標示大師「紅」與「黑」繪畫表現:
少年離鄉傷心地
油彩是血夢是淚滴純淨的月光輕拂
莫非來自古代
吟詠愛的溫柔依伴
……
大島安居思小島
月夜懷鄉總有詩
帶我去吧,月光
黑色遙寄黑水溝
靜與淨的作畫人(林文義,2020,〈辭海的顏色〉)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三十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