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的凝視
訪吳易澄醫師談思覺失調症
作者:陳思嫻 攝影:黃約農
而我們依舊撐著高昂的姿勢
坐擁斑白傾斜的危樓
習慣玩交換日記的遊戲
反覆演繹生命的病理
──吳易澄〈病理切片〉
自高雄醫學院畢業的精神科醫師吳易澄,從年幼開始即熱愛古典音樂,上了大學之後參加「阿米巴詩社」成為社長與創作者,並且轉而關切台灣史與本土音樂,他謙稱:「其實我不太好意思被稱作文藝青年。但我認為藝術本身是每一個人都能參與的,無論採取何種形式。」而他閱讀台灣史,「認識到『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亦是醫生)那樣的人物,逐漸認知文學與社會責任的關係,因此創作就會更偏向對現實社會的批判。」
思覺失調:不尋常的感官經驗
從2016年隨機殺人冤案「小燈炮事件」,到近期的台鐵隨機殺警案,思覺失調症如影隨行。被判定為思覺失調症行兇者,在法庭上的罪名認定不一,社會大眾對於這些無預警犯罪的思覺失調症者,人心惶惶。「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又俗稱「精神分裂症」),在台灣已不是陌生的名詞。吳醫師又如何看待它?
究竟什麼是思覺失調症?顧名思義,思想與感覺異常,包括怪異思想與奇特行為,合併一些不尋常的感官經驗,最常見的是幻聽。幻聽通常伴隨言語,有的人有歌聲。這些症狀必須要超過半年的病程,而且明顯影響到一個人的各種生理與心理的實際功能。
公共接軌的用心
提及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犯罪行為,起因皆是行兇者本身有思覺失調症的診斷,吳醫師表示:「這件事引發社會極大的辯論,主要癥結在於兩個部分,一個是我們的社會是否有可能遏止這樣的悲劇?需不需要強化精神醫療的守備範圍,預警的反應等等,甚至有人討論是否降低強制就醫的門檻;另一個辯論的層次落在病人是否需要擔負刑責。到後來甚至有人因此認為精神疾病可以作為免死金牌。」由於這些事件,使得我們社會的一種集體道德世界,面臨一種相當脆弱的狀態,「但危機也是轉機,期望社會能夠趁此時機有更多理性的討論,進一步將精神醫療強制就醫與人權的結構性條件,更加細緻地去設計。」吳醫師對於這兩起事件依然懷抱著醫學上的希望。
吳醫師認為,2019年與思覺失調症相關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編劇相當用心,用戲劇呈現上述一些有爭議的議題。「精神醫學界這幾年對於公共接軌(public engagement)變得更加積極,例如精神醫學會也與公共電視的臉書小編合作推出文章,並且鼓勵醫生從事大眾書寫。雖然這些文章仍較傾向一般衛教,但還是相當難得。」看來,戲劇的呈現與作用,無所不在地影響社會認知的改變與衝擊。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四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