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文學專題
熵之殤
陳克華組詩19首另類詮釋
作者:朱介英 影像合成:鄭媛中
詩人陳克華近作「組詩19首」書寫著生命之火燃熾,所引發的沉思。閱讀之際,內心湧起一股灰褐色的靉霾,表面上看到熾熱爆燃的猛烈現象,事實上卻隱喻著熱力學第二定律「熵」(entropy)值與生命曲線相互之間的對應意義,生死之間的質量轉換意象,本文擬以生命意識的能量存滅與情感波、粒二相性互補關係,以及物理學、生理學、心理學與哲學的邏輯,交叉詮釋這個文本,以異於當前台灣文學評論深陷於感性、教條式思考的泥沼,為文學評論打開一道全新的門扉,敘述如下。
題旨
先從標題「熵之殤」說起,「熵」是近代物理學的範疇,在古典物理中牛頓早就提出「萬有引力」理論,解釋了宇宙運行不悖的基本法則。18世紀末法國化學家、生物學家安東萬–羅倫.德.拉瓦節(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基於定量分析法實驗提出「質量守恆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Mass),指出任何物質的質量和能量交織轉換過程當中,整體的質量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不變,意思是說任何物質現象不能被憑空創造出來,也不能被憑空消失,它的轉換依照各種反應變化在空間中重新排列組合,也許形式上有所轉變,但是總質量不變。用簡單的數理概念解說,物質面相轉換前總量和轉換後的總量恆等,因此也產生物理概念上的「對稱」原則。解讀質量守恆定律最標準的範例就是「化學反應」中的「氧化」,從古老的煉金術到人為控制的化學變化可以看到燃燒反應、核反應前後的能量相等。
1850年德國物理學家魯道夫.克勞修斯(Rudolf Julius Emanuel Clausius)發表熱力學理論,首次明確指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把燃燒過程的內在變動以數值量化,用數理方式寫出一個公式稱之為「熵」〔△S = △Q∕T〕,用簡單文字敘述:「熵(S)= 熱量(Q)÷ 溫度(T),意思是說有一個數值顯示物質在燃燒過程中熱量與溫度呈現反比,這個數值稱之為「熵值」。雖然此概念來自物理學的理論,好像與生理學、心理學與哲學八竿子串聯不在一起,殊不知在量子力學所支持的相對論下,許多理論逐漸融合起來,互相詮釋,對應不爽。
其次,「殤」字則屬於文學的範疇,意思簡潔明瞭,說文解字中對這個字有兩種解釋,一是未成年而早夭;一是為國戰死。但是這個字使用到現代,意義被擴大與同音字「傷」重疊使用,如情殤、白頭之殤、止戰之殤等,基於修辭學的功能,殤字變成「傷之極致」的用法,也就是現代人在形容比憂傷更甚的極端處境,使用「殤」似乎頗能展現字辭之美。將熵與殤結合成「熵之殤」這個名詞重心在「熵」的哲學涵義,以熱力學的「熵」定義為生命燃燒值的隱喻,通過心理學的死亡驅力、生理學燃燒的生命之火、哲學所關注的存在價值等論點來詮釋詩人陳克華組詩19首當中的生死大悲意涵。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五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