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特別專題 〉 書寫老台灣

書寫老台灣

從編輯的向陽到版畫的向陽

作者:李桂媚 攝影:本刊編輯部

《快門下的老 台灣》全書分作 2卷,卷 1選錄 60幅日治時代老照片,由向陽執筆,卷 2則蒐羅 40張戰後至1960年代期間具有人文色彩之相片,由劉還月撰文,藉由影像及文字,見證 台灣歷史。關於影像媒介,胡詔凱在〈 台灣攝影史的孕育紀事〉一文裡論及:「照片不是結論,而是線索;它不是鐵證,而是引領我們探視『曾經存在(ever being)』的一扇窗。」(胡詔凱,2000:89)在《快門下的老 台灣》一書中,編者向陽既是照片的觀看者,亦是文字的創作者,藉由文字詮釋,賦予影像社會性、歷時性等不同意義,帶領讀者重新認識老 台灣。值得一提的是,在作家演繹老照片的同時,影像亦為向陽提供了另一層影響,日後向陽從事版畫創作,「兄弟倆」、「平埔母子」等作品便是向老照片取經的成果。

歷史的凝視
《快門下的老 台灣》一書的誕生,要從向陽的編輯身分談起,1982年6月25日,向陽出任《自立晚報》藝文組主任兼副刊主編,打造副刊本土、現實、生活之特色。時至1985年,從4月12日開始,一連 60天,《自立晚報》副刊以連載的方式刊出老照片與向陽的文字,後集結成冊出版。值得探究的是,照片發生的時間比文字書寫更早,拍照當下的時間、向陽寫作的時間、讀者閱讀的時間,屬於三個不同的時間點,再加上報紙刊登、集結成書亦是不同時間,書籍出版延長了被閱讀的時間,一方面向陽對照片進行文字詮釋,延伸了相片的影響力,另一方面,隨著讀者的閱讀,賦予影像新的意義。

時間的多重不只是發生在閱讀,觀察向陽在《快門下的老 台灣》 60則短文,可以發現,文字也陳述出建築物在不同時間裡的變化,今與昔之對照,透過日治時期的觀景窗,讀者得以窺見過去的景物樣貌,而向陽的文字亦為時間變遷留下註解。例如〈基隆車站〉一文點出照片中僅有「兩輛公務車、一輛人力車、和廣場上可數的 5個人」(向陽,1989三版:19),不似現在人口密集;又如〈淡水港帆影〉(向陽,1989三版:59)先回顧舊名「滬尾」的淡水「曾是 台灣四大港口之一,也是古老城鎮,由於地處要津,自明崇禎以來,先後曾遭西班牙、荷蘭、法國、日本等攻侵占領」,繼言「昔因流沙沖積,日漸淤淺,其盛況於日據時代即已被基隆港所奪」,最末感嘆「如今就連圖中的帆影也已不復了」,完整道出淡水港由盛至衰的演進。

回顧 台灣攝影的發展,鐘永和認為:「明顯出現較多的 台灣攝影,是1895年日本割據 台灣時的紀事,主要針對社會、建築、景觀、原住民生活調查紀錄,為早期 台灣拓墾留下寶貴的影像資料。」(鐘永和,2000:10)《快門下的老 台灣》之卷1 ,正是以日治時期留下的豐富影像史料為基礎,記錄 台灣社會的發展,〈三線道路」是日治時期「 台灣最寬大、規劃最好的馬路」(向陽,1989三版:33),〈 台中市空照〉見證了日本「打算將 台中建為日本式的模範市」(向陽,1989三版:75),由上方鳥瞰所見的井然有序。

1895年《馬關條約》將 台灣割讓給日本,接收初期各地武裝反抗行動不斷,其後日本採取三階段治理 台灣,從前期的放任逐漸轉為後期的同化,向陽在序文〈土地與人民的悲歡 ──序「快門下的老 台灣」〉便指出,第一段是綏靖期,第二階段為建設期,第三階段屬同化期,他同時談到日本政府「經濟上發展產業政策,蔗糖、稻米均獲迅速成果,設 台灣銀行、開通西部縱貫路、開發基隆港」等經營(向陽,1989三版:5)。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五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