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有道,道法自然
科學家楊秋忠院士畫中的大千世界
作者:宋德熹、邱晟毅 圖片提供:楊秋忠
兒少時期,楊秋忠院士曾巧遇一位國軍的退伍軍人潘傑克,結果影響了他未來的人生。平日這位退伍軍人住在山上,幫人家做工開墾,而楊家就住在往南投國姓鄉方向的大馬路邊,當時鄉下地方民風純樸,沒有多少人,大家幾乎也都認識,平常來往路過都會互相打招呼。楊院士國小 5年級要升 6年級某一天,正在家中草坪上玩耍,遠遠看到這位潘先生在和他爸爸說話:「這小孩子給我教」,父親毅然決然就答應了。從此每個禮拜日潘老師都會到楊家教英文,用白報紙,親自書寫課程教材,然後用毛筆寫ABC,時常講很多做人做事道理,勉勵他在鄉下一定要認真讀書,不然會沒有前途,將來只能做工。就這樣一路從國小5年級下學期到初中畢業,高中離開國姓出來外地念書,才結束家教課程,前後大約有4年的時間。
還記得剛第 1個月,媽媽曾拿錢給潘老師,感謝教導之恩,反而被他罵,堅持不收錢。第二個月,媽媽又很不好意思,買了一套襯衫給他,也不收。一直等到楊院士念高中後,假日如有回來,就會騎車到山上載潘老師來楊家,每年過年過節,他都會來家裡幫忙寫春聯,小朋友就負責幫他貼,以前三合院門很多,大廳、廚房、穀倉、畜舍都要貼。楊院士到現在還是非常感恩他,而他就一直孤身在山上,沒有結婚,只要村里有婚喪喜慶。都會主動前來幫忙。當楊院士出國念書時,潘老師送了一雙皮鞋,期許為人要腳踏實地,實實在在,這就是土壤精神。回想起來,一切冥冥之中皆有安排。楊院士回國後到母校中興大學土壤系任教,起初研究室就在土壤館一樓裡,剛好樓上及側邊都是廁所,五面牆有兩面是廁所,當下就註定了此生回國貢獻,天命就是處理廢棄物。這與楊院士從小在農村長大,不怕髒汙,親近土地與大自然,才會有如今跨領域的成就。
繪畫如實驗
楊院士從土壤環境科學領域跨足繪畫,一切靈感使然,無師自學,心中有道,無為而至。1984舊曆年一個晚上,家中老婆小孩早已先回鄉準備過年,孤身一人在家,突如其來一種悸動,想要作畫,於是在家中尋找筆墨等作畫器具。剛好太太是小學老師有許多單光紙,早期作畫都用這種紙張,約是現今A4紙張的大小,家中小孩有墨有筆,但他發現小孩子用的筆太細,於是順手折起家中不要的廢紙箱版,開始用紙板刮色作畫。靈感一觸即源源不絕,當天晚上就這樣順手畫了 20幾張作品(至今都還保留),下意識感覺到原來自己也會畫畫。第二天到台中市區買紙,只知道國畫應該用的宣紙,大枝的毛筆畫畫,因為無師自學無法控制墨的擴散,最後還是選擇用紙板畫。
一開始只知道使用純墨畫畫,沒有加水,沒有調色,後來發現原來畫雲要加水,才會有濃淡、明暗的表現。之後學畫瓜藤,葉子畫不像,就直接取瓜藤的葉子拓印在紙上,效果很好,葉子上的紋路、葉脈非常漂亮,一氣呵成。有一段時間除了用紙板、用筆,也用壓印、拓印的方式作畫,早期「作畫」有形但風格粗曠,心裡面沒有特別想畫的對象。如今前後已經畫了 4000多張,全部都有保留,只編序號,沒有標題的「道之畫」。早期畫畫有心,回國後常想念在國外讀書的地方,依據心中影像作畫,從「有形」思考開始,也與早期生活環境相關,後期才走向無形的創作。大約 3、 4個月後,楊院士到坊間購買創作上使用的國畫顏料,才發現原來水彩顏料和國畫顏料不一樣,當時國畫顏料是一碗一碗的,不像水彩顏料長得像牙膏這樣用擠的,透過國畫店老闆介紹,才了解到水彩顏料原來是不透明的,使用後,墨色會被蓋掉;而國畫顏料是透明的,墨色不會被蓋掉,這才知道畫國畫一定要用國畫顏料,回來之後,就開始了「有為」的過程。有一天實驗室水槽剛好漏水,趕緊請學生買水泥來修補,結果因比例不對導致水泥太濕,只好趕快用報紙鋪上去吸水,當撕起報紙時,竟發現印在報紙上面的紋路太漂亮了。所以,報載楊院士「繪畫如實驗,土壤學博士滴出炫彩」,真是奇人妙事。
為了追求類似紋路,楊院士就把家裡廚房的毛玻璃窗戶拿下來,將墨蓋上去,結果畫紙一撕起來也有紋路,而且紋路非常細,這是用筆畫不出來的。因這次的經驗,開始將泥土和礦物粉加入國畫顏料中創作,讓顏料有一種黏稠度,放越多泥土,黏稠度越高,壓印出來的紋路會越細,而泥土粉放越少,黏稠度降低,壓印出來的線條就會越蓬鬆,這跟土壤學的經驗有關,用土壤畫畫,顏料加泥土粉的技法,一般顏料無法做到這麼細緻,泥土粉本身也不會傷到紙張,泥土粉細緻,其概念與水泥漆相同,作品本身也不會有厚重感。媒體曾傳神地形容:「泥土變身藝術材料,獨特紋路呈現自然美感」。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八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