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特別專題 〉 陳來興

東方的孟克

陳來興

以凌亂逼近真實

作者:朱介英 圖片提供:陳來興

認識陳來興是50年前我們還在高中時代,一群喜歡美術的高中生,包括陳來興、蔡文成、賴志川以及我等數位同學,每到週末、週日,我們都會事先相約,早上10點各個揹著便當、水果、零食、畫架、畫板、水彩、調色盤、畫筆、小水桶等傢俬(工具)在八卦山入口處勞工之家門口集合,然後大夥兒看天氣決定往適當去處寫生,我們會選一些人多的地方,如彰化火車站前廣場、八卦山上風景區、南瑤宮前廣場、縣議會前廣場、孔子廟、南郭國小校園等人口聚集之處,因為容易引來圍觀人群,當群眾聚集愈多,大夥兒畫得就愈起勁,許多水彩畫基礎就在這些集體寫生當中互相觀摩而成長。

高中畢業後,由於考大學、入伍服兵役、就職、搬家等不可違逆的因素各分東西,當然彼此之間的聯繫,因工作關係逐漸減少,但是每個好友的音訊仍然會在一些少數碰面中聊起來。高中那三年集體寫生的快樂時光,印象深刻地長留在腦海裡。在偶然的機會聽聞作家朋友聊起他,遂決定為本刊做個特別專訪,去年(2022年)年底12月中旬與他見面,驚嘆竟有50餘年未曾碰面,倍感椎心。

東方的孟克
別來50年間,陳來興步入他的輝煌藝術之旅,首先考上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美工科,雖然就讀美術設計,卻專攻西洋繪畫,從小就在繪畫環境下薰陶,因此在專業教育下,正式步入純美術的殿堂,從他的繪畫風格可以看出受到日耳曼表現主義影響甚鉅,筆下的人物充滿著激情、變形、扭曲與吶喊的情緒,尤其是人物畫,全然受到挪威畫家孟克(Edvard Munch, 1863~1944)、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 1881~1973)的影響,孟克最著名的畫作〈吶喊〉(Skrik, 1893)可以說是表現主義繪畫風格的代表,畫中傳達了現代人的強烈焦慮;以人類潛意識為繪畫主題的作品,孟克是第一位始祖畫家,他的〈吶喊〉為現代繪畫開啟一道脫離印象派繪畫那種解離的寫實手法,將意境往人們的心靈深處去挖掘,探討現代人處於戰爭、工業社會、資本主義所造成的生命本質與生存意識異化(Entfremdung)而分裂的潛在集體焦慮現象,藉著粗獷的筆觸、凌亂的線條、翻轉的色彩秩序、不依傳統法則描繪人物、誇張的表情、破碎的面貌以及悲觀的病態容顏等技巧,把靈魂深處的孤獨、憤怒、忿恨、仇視、無奈、蔑視、否定、疑惑等暗黑空間予以傾洩出來,這種風格剛好繼承未來派、結構主義和新造型主義開發出來的外形變調技巧,更進一步地創造出注重內在爆裂為表現核心的風格,因此影響後世超現實主義、象徵派藝術深遠。

陳來興的個性在高中時代便已顯露出不喜歡被框限與拘束的特質,高中 3年的寫生作品中,便已經透露出他那種灑脫、不拘習性,在運筆、色彩、造型、與畫面構圖呈現上與眾不同;當大家還在學習馬白水、藍蔭鼎、陳澄波、梁鼎銘、施翠峰、胡笳、舒曾子、李焜培等大師在印象寫實中磨練時,陳來興已經踏進梁奕焚、李仲生等前衛性畫家的領域,因此進入國立藝專攻讀時,便很快地選擇自己的風格,並確立自己的創作方向。大學畢業後受聘進入彰化秀水國中任教,一方面個性關係不能適應教師的規律生活環境,另一方面關注社會經濟凋蔽、生活環境困頓下的弱族群,努力地朝向現代繁榮目標前進,於是辭去教職,旅居熟悉的台北企圖專心創作,並利用餘暇踏遍偏鄉僻鎮,為困窘的族群所感召,於是展開兩條創作路線,一是以寫實的鄉村生活為底蘊,進行印象式的線條描繪;另一則是以人物為對象,展開他獨有的東方表現主義畫風,很快引起畫壇矚目,有人稱他為「台灣的梵谷」,我則認為稱他為「東方的孟克」比較傳神。

世紀末的憂懼
陳來興的人物畫在台灣甚至於亞洲畫壇1980年代獨樹一幟,與西方表現主義繪畫的差異點在於他所畫的人物都是東方人,都是我們這一塊土地四周鮮活的對象,從這許多人物裡,陳來興表現出對鄉土的熱情與關懷,這許許多多面孔描述許許多多簡單樸質、努力盡本分的蒼生百姓,辛勤地工作,個性真誠坦率,為自己、為家庭、為子女、為社會祈福。陳來興憑著他敏銳的觀察力,豐沛的情感全神灌注在畫布上,一筆一畫洋溢著強烈的狂熱爆發力。由於他本身所具有的專注特質,全心一致地埋首創作,從他的作品中,觀賞者很容易感受到家園氣息、鄉野風光以及城市樣貌所產生的巨大衝擊力。他筆下的人物肖像,不僅是忠實的勾勒出真實生活外表所隱藏的內在意識,還有著沉默的控訴、無言的宿命、不可承受的無奈以及無言的陳訴。

陳來興豪不諱言他的人物畫風格受到孟克的影響深重,因此不得不追溯到孟克創立這種畫風時的靈感與心境,孟克的創作時代正是歐洲長期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以及之後的紊亂環境,工業革命後形成的重商社會所衍發的資本主義勃興初期,都會崛起,城市擴張,土地分配不均,資本主串聯精英階層發展製造業,如果當時的政治平穩,還能帶領庶民逐漸步入繁榮富庶的生活基礎,但是歐洲各國精英卻不斷的興風作浪,把局勢引進戰爭邊緣,工業文明並沒有替人民帶來更優越的生活條件,反而為生活平添了現實處境的巨大壓力,因此在社會理念上誕生了人們的存在價值與意義之省思,是故評論家認為孟克的〈吶喊〉反映了現代社會深陷於生活型態變遷階段中的焦慮。

以有別於傳統繪畫所呈現的唯美、表象、浪漫、自我欺騙、粉飾太平早已經不能真實地表達存在真相,19世紀末剛好介於古典浪漫主義與寫實主義之間的鴻溝,人民厭棄古典美術與過度誇張的浪漫唯美,那些歌功頌德的封建時代肖像畫已經隨著法國大革命路易十六和安東尼皇后斷裂的頭顱掉進墓穴裡。一時群雄爭霸,真正應該被體諒、被照顧的庶民生活,仍然遭到新崛起的布爾喬亞有產階級所剝削,世紀末的憂慮與恐懼首先被孟克勇敢地表達出來,孟克在日記中寫道:「……火紅的天空像鮮血一樣掛在(天空)上面,刺向藍黑色的峽灣和城市……,我站在那裡焦慮地發抖,我感覺到迴盪在大自然那劇烈而又無盡的吶喊。」這種真實呈現庶民靈魂裡的情境,豈是那些高居殿堂之上的精英主義古典繪畫所能企及的作品內涵,而陳來興卻在台灣20世紀戰後,備受資本主義M型世代社會結構造成的貧窮、困頓、焦慮、疼痛折磨著。陳來興在行旅創作中,走遍低階層小城鎮與鄉村裡,用悲憫的眼睛掃視著庶民眾相,心有戚戚焉的一一描繪出來,為台灣畫壇打開「表現主義」風格的本土大門。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