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主體
莊連東
跨域水墨的多元探索
文:本刊編輯部 圖片提供:莊連東
前言
1964年出生的莊連東,年少時即投入水墨畫的學習,其進程歷經臨摹與寫生的傳統筆墨鍛鍊階段,而後幸運的跟上創作碩士、博士在 台灣新創的學制下學習,創作思維因而轉向多元嘗試與系統化探索的模式,身份也由學習者成為教學者,至今已逾40年的歲月,教學之餘,本身也以所謂「學者型畫家」的角色從事創作探索。
1960~1970出生的世代,曾經見證傳統與現代激烈碰撞後,轉向土地認同的「懷鄉寫實時期」的傳統筆墨在 台灣景觀運用階段,然後他們在具備傳統功夫後卻又面臨思潮急遽變動下,被要求必須跳脫傳統框架,走出個人獨特風格轉折。屬於此世代的莊連東,也在俱足傳統筆墨技巧與寫生方法之際勇於面對轉型,往後的藝術生命歷程及所發展的水墨創作面向,正是順應社會脈動節奏,因緣匯聚所有優勢建構他自我的當代水墨語彙。
莊連東的成長歷程跟水墨創作的演繹始終息息相關。學生時代的傳統筆墨學習與多元媒材涉獵,從事小學教師時期自主寫生訓練,碩士班階段試圖尋找個人水墨語彙之用心,大學任教時期的多媒材與多面向創作嘗試、教學實驗,教授休假 1年移居美國訪學,移動閱覽與跨域整合,不同時期的身分轉折都引領莊連東的水墨創作進行不同層面探索與開拓,同時建立彼此影響的潛在因素。
多元學習與廣泛吸納
1980~1985 5年間是莊連東 台中師專水墨畫啟蒙初始,接觸藝術世界的奠基階段,由於師專美術教育的目標因應培育未來小學美術教學師資,因而採取廣博課程訓練。因之就學期間,舉凡水彩、素描、版畫、設計、水墨、書法、篆刻、紙工、金工、木工、陶藝、家政、園藝等範圍,涵蓋平面與立體媒材都是學習的範疇。廣博的基礎內容認識,熟悉材料和技法,成為日後在水墨表現跨域整合的契機,對他而言是相對有利的優勢。但也因為學習範圍過於龐雜,對單一類科的專業能力精熟造成阻礙。因此課餘之暇,他加倍對水墨與書法努力自學,以提昇精緻程度。於焉養成多元課程訓練,廣泛吸納藝術養分,並專注水墨與書法深入鍛鍊,巧妙地取得時間和體力的平衡,是他日後佔有優勢位置的開始。
師心師自然互相印證
台中師專畢業到1991年進入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班就讀期間,是莊連東面對身分轉換為水墨札下深厚根基的關鍵時期。他歷經小學老師、服兵役、暑期進修角色轉換,尋訪名師、參與比賽獲得獎項、加入畫會進行交流與展覽,生活節奏緊湊,充實而收穫豐富。當時他在桃園大漢溪邊的一所小學教書,課餘之暇,日日前往溪邊寫生,並以溪的意象為專題表現。長期深入自然環境的觀察與思考,對於如何「觀物取象」與「立意造形」有深刻的體會;對於傳統筆墨的精熟與如何運用在 台灣自然景觀表現,落實寫生印證深刻領會,因應 台灣四季如春的鮮麗景觀,色彩主體性的建構也成為結合傳統筆墨,樹立特殊美感的重要元素,溪畔舉目所見任何題材都是描繪對象,促成往後他能夠隨意取材的創作態度。
自我語彙建構
師大美術研究所碩士班就學期間,正值「懷鄉寫實」創作型態逐步式微,政治解嚴,個人意識抬頭,水墨的集體共感創作模式與完整的美學體系趨於鬆動,朝向個人化的水墨創作觀點風起雲湧,學校教育掌握先機,碩士班 2年的研修歷程,在開放而自由的學習場域與嚴謹而深入的學術訓練雙重薰陶下,莊連東透過不斷的嘗試探索與省思,逐漸開啟個人意識視野,具體落實自我語彙的建構。如何將傳統筆墨結合現代形式推出新意;如何運用新媒材與新技法增進水墨表現的效果;如何擴展題材範疇賦予水墨語言更寬廣的言說空間;如何轉換單一美感標準,意圖讓多元美學思維融入水墨表述系統。這些努力與嘗試的實驗精神成為 2年碩士班期間的創作態度,透過學術理性思辨的訓練,廣博閱讀書籍,他逐步從實踐中累積出個人建立主題系統創作的能力,形塑自身水墨風格。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一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