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特別製作 〉 21世紀文化顛覆動

翻客文化黑五類 Black Five of Kultur des Volkes

21世紀文化顛覆動

文:本刊編輯部

「黑五類」讀者諸君們對這個名詞應該耳熟能詳,
是大陸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針對意欲鬥爭的五種對象身份,
包括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壞分子、右派等五類。
在此本文引用黑五類與共產黨紅衛兵所欲打壓的地主、富農等五類意義不同,
而以主流與非主流的流動、威權與壓抑現象這兩點來引述台灣當前庶民文化,
尚被學院主流文化意識型態貶斥與壓抑,
特別選出五種非主流藝術活動,屬於台灣21世紀翻客文化黑五類,
這五種被忽視、被誤解、被刻板印象化的文化現象僅代表部分場域,
包括塗鴉(Graffiti)、刺青(Tattoos)、搖滾(Rock & Roll)、
Cosplay(角色扮演)、街舞(Street dance)等五種,
以深描法探討這些藝術作品的原生質,
將它所具有的時代、社會、地理、公民特質翻出來,
以彰顯其文化價值和階段性的歷史意義,作為本刊本期的特別報導主題。
本期先列出塗鴉、刺青、二項主題來報導與討論,
期冀為他們在現場、在地文化的位置平反。
從裁紙刀寓言說起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他的著作《單行道》(Einbahnstrabe)中一則「13號」散文詩(Benjamin, W. 2004:6),作者在開頭引用了馬拉美(Stephane Mallarme, 1842~1898)的三行詩句:
掀開一本從未讀過的新書
將一把刀或者一把裁紙刀插入書頁
實施對書的佔有

這三行詩中間一行所提的「裁紙刀」,在本詩中來自於196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卻拒絕領獎的法國左派作家、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在1945年10月得到阿宏(Raymond Aron)、梅洛.龐蒂(Merleau-Ponty)、萊瑞斯(Michel Leiris)、波罕(Jean Paulhan)、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等法國當代哲學家、文學家的支持,在巴黎創辦『現代雜誌』的創刊演講中的講詞,他以『存在主義是不是人本主義』為題,在這一次演講中,沙特引用本詩舉了一個例子:製造一切物品的時候,是先有本質存在,而後產生現實存在。

關於物品的製造,姑且以一把裁紙刀為例來加以考慮,這把刀一定是某位工匠做的,而他並不是漫無計畫偶然造了它;工匠在做它之前,腦子裡該先有所謂裁紙刀這樣一個構想,然後再根據這個構想來製造,這個構想就是裁紙刀的本質。……製造物品的時候,是本質先於存在(松浪信三郎,1982:8)。

另外,在Morton White所著的《分析的年代》(The Age of Analysis)中談到存在主義的篇章裏,也舉沙特的這次著名演講,他說道:如果一個人考慮到製造出來的東西──例如,一本書或者一把裁紙刀──那麼可以看得出,它是由一個對這件東西有一個概念的工匠所製造的……那麼我們從一個技術性的立場來看這個世界,我們可以說,製造是發生在存在之前的(White, Morton. 1972:129)。

從存在的觀點來看「文化」這個主題,我們會為了生命的本質到底是從出生那一刻出現,還是出生之前就已經存在而感到疑惑,這是哲學議題有史以來從未有令人滿意的解答。換句話說,如果從存在的觀點來看「文化」,請問文化是與生俱來或是人類存在之前就有的呢?文化這個字詞並不具體存在,也可以說它是廣泛的存在,從數學的觀點來說它決不是1或8或9等數字,因為這些數字小至最小的數目「N個0.1」,大至無限都不足以為文化下定義,而唯有「0」這個非具體的存在能夠代表它,而「0」是個有理數;其次從哲學觀點來看,文化是「空無」,唯有空無才足以證明它是無限大與無限小的存在。那麼究竟「文化」是什麼呢?它並非具體的存在,但卻有著左右具體存在的碩大力量,它是一個規則能量場(regular energy field),本文暫且以這個名詞來詮釋它,作為文化在世界上各種存在的最大公約數。

文化以一種存在於世界各角落的規則,左右著人類的生活實踐,它是一種能量,是一種因地制宜的「場」(能量單位)。既然它是一種能量,一種不斷累積、淘汰、更新的規則,它與生活面相互為表裡,每一種文化規則隱藏於每一個族群生活面相核心裡面,文化的機制龐大、力量恢宏,並非某些威權、組織統治者可以掌控或製造,縱然表象呈現對統治精英歌功頌德,然而潛游於水面下的真實力量卻能在時間的大流裡予以拔除或更換,歷史多少英雄豪傑萬丈功名最終必隱埋於沙塵飛灰中。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創刊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