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文學專題
意識流
量子文學的核心場域作者
作者:朱介英
這是個看起來與現實毫無相關的數學公式,其實卻反應了個非常簡單的人生哲學概念。「扭結不變量」源自於代數拓樸學的分支「扭結理論」(Knot theory)衍發而來的一個定律。讓我們從「繩結」這一個簡單現象切入,打繩結是每個人從小就學會的生活小常識,我們用一條繩子在中間圍一個圈圈,把其中一頭反方向穿過圈圈後,兩端拉緊,變成一個繩結,依據邏輯思考得知兩個不同方向的繩結線路不可能互相轉換,除非把繩頭抽回重穿,因此以這個繩結來說,繩子的粗細、長短、曲直改變,不會轉換繩結的質量,除非抽回繩頭重穿。
在邏輯思考推論上,這個簡單的扭結被學者發展出一套研究方法理論,尤其是近代物理學的數理邏輯更被廣泛地作為訓練推理邏輯的基本模式。為一個現象定義的基本條件就是先為現象劃定範圍,範圍愈單純,定義就愈清楚。同理定義扭結理論的範圍條件,先讓一個簡單的雙線頭相接合後成為封閉的扭結,然後進行推論,遂得到一個最初始的數學公式:「在不破壞打結的狀態下,做一些變型,不管形狀如何更動,其總量不變。」這個理論稱為「扭結不變量」(knot invariant)。
其次,依據一個最簡單的「封閉扭結」結構稱為「三葉結」(trefoil knot),由三個弧組成,每個弧必然有一部分在上方壓住另一個弧,一部分被第三個弧壓在下方,由此結構數學發展出一套複雜,令人望而卻步的數學公式來,非本文所要討論的重點不予以贅述。本文企圖依照這些數學公式的結論「無論這些封閉扭結的弧線如何予以變更,所得的總量不變」觀念,引申到人文科學的詮釋領域來:人生不就是一個複雜多端的扭結所串起來的封閉性結合體,由於其兩端線頭自始至終,來自於無,歸於無,所以生命歷程當中所經歷的複雜劫數(扭結)的總量永遠不變。也闡明了人的一生總結由命運所定,質量不變,能量無垠,更符合近代物理學鼻祖愛因斯坦所揭櫫的公式:「E=MC 2」能量=質量x光速平方。
站在離散數學觀念上來解讀,萬事萬物,有形的質量可以經由感官觸摸,可以秤量;而隱藏在質量裡面的能量無形無影,沒有外力作用之下,維持守恆。就像封閉的扭結一樣,如何改變其位置或形態,質量與能量不變,這一個法則也適用於古典物理觀念印證。然而,打破沙鍋問到底,隱藏在質量裡面的能量又蘊含著甚麼變數,比如某種外力激化,或是動態平衡出現變異又將如何?
量子力學理論指出一個迥異於實體世界的作用力能量觀念,不管是散佈於平行宇宙間的無限空間,或是心靈世界另一個內宇宙無限範疇,總有一種非離散數學概念所指無形、無法量測、但可以用抽象數理予以推演的應力存在,也就是量子物理所指的作用力,若將之置於扭結理論思考的話,它沒有實質地影響扭結上的數理「變量」,將之置於文學、藝術中的靈感類比思考的話,這種無形卻龐大的應力卻是激發藝術家創作藝術作品的無窮泉源,套詩人洛夫《無岸之河》中一段詩句:
門鎖著
鎖住了滿園子的煙雨,
我要從這裡走過,走向聖火將熄
的祭壇。(洛夫,〈禁園〉,《無岸之河》)
封閉的扭結好比鐵門深鎖的園子,整座園子的質量因封閉而不變,然而被鎖住的滿園煙雨卻隨著時光轉換變化莫測,將園子的煙雨隱喻為人們靈魂深處的火苗,生命猶如一座被軀殼鎖住的內宇宙,無形卻彭湃的熱血洶湧而無岸地流竄,浩瀚龐大的威力難以估量。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八、九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