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特別報導 〉 詩歌跨界交響樂

詩歌跨界交響樂

現代詩藝術的跨界與流動座談會側記

作者:劉建志 舉辦單位:台大中文系

2023年7月5日午後, 台大中文系會議室傳出陣陣詩句與樂聲。這是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新世紀 台灣女性詩學探論(2001 ~2020)」系列活動之一,由 台大中文系洪淑苓教授主持,邀請朱介英總編、解昆樺教授、葉青青教授、劉建志教授發表詩歌跨界研究成果。

活動緣起
本次活動主辦人洪淑苓教授規劃「詩歌跨界交響樂」座談會,乃是因中國文學中詩與樂關係密切。不論古典的詩詞歌賦,或是現代詩,與音樂的關係皆有跡可循。洪淑苓認為,因詩與歌的結合源遠流長,特別值得在現代重新研究,以發現創新之處。

她進而介紹與會的四位學者。朱介英對詩、歌、藝術特別關切,且用心推廣。朱介英是《生活潮》藝文雜誌的總編輯,這本雜誌圖文並茂,內容豐富,其中人物專訪與主題活動介紹亦十分創新。朱介英在詩與歌的相關經歷十分豐富,在校園民歌時期,朱介英早已投入民歌的創作與演唱。在這場座談會中,朱介英撰寫〈詩與歌的反思〉,以歸納他對詩、歌的研究成果。

葉青青教授在 台北藝術大學、 台灣藝術大學任教,開設「 台灣文學與當代音樂」課程。在教學之外,葉青青亦將許多現代詩人的作品編曲、彈奏展演。她策劃過洛夫、向陽、席慕容、陳義芝、路寒袖等詩人的詩歌音樂會。葉青青的詩歌研究與展演,實已從音樂界跨足文學界,並有豐富成果。

解昆樺教授在中興大學任教,主要研究 台灣現代詩,尤其專精創世紀與笠詩社的研究。此外,在現代詩與多媒體音樂的結合也投注不少心力,並開創詩歌的多媒體劇場。他的著作《繆斯與酒神的饗宴:戰後 台灣現代詩劇文本的複合與延異》,是以多元角度觀察 台灣現代詩的跨界現象。

劉建志教授是台大博士,畢業後不斷研究現代詩與音樂學。在 台大國文系課程也以詩與音樂作為授課內容,並獲得教學優良獎。他的博士論文《認同與權力──當代 台灣創作型歌手流行歌曲研究》也獲得 台灣圖書館的博士論文優秀獎,對詩與歌的研究有創新之處。
本場座談會,由四位與談人依序發表研究成果。

詩與歌的反思
朱介英認為歌謠與詩本來就是一體的,因文人介入才將詩與歌分家。回到最初,詩歌就是原初的一種音樂形式,即是歌謠。廣義的語言包括符號、聲音、形象三種類型,歌謠就是這三種類型的匯合,民歌更是歌謠的原初形態。他引述伯恩斯坦的言論,認為音樂的起源大部分是民歌。在研究西洋音樂史會發現,十六世紀以前都是宗教音樂,宗教音樂從民歌而來,因為它是唱給民間信仰者聽的,其實民歌就是一種詩歌。

若觀察 台灣詩與歌的關係,朱介英認為在五四運動後,隨著現代詩的發展,詩逐漸變成要求意象的「純粹詩」,以符號將意象累積起來。如果將象徵派的詩,或是比較偏意象派的詩唱出來,就不一定能被大眾理解。因此歌謠與詩漸行漸遠。我們所要思考的是,意象與象徵是符號中最重要的元素,但當要唱歌的時候,如何以淺顯的方式表達才能讓大眾理解。

朱介英以史惟亮的言論為證:「民歌本質上是通俗而大眾化的,它們被表現出來,往往不是為了娛樂他人,而是他們(演唱者)的生活本身。」民歌既是通俗的大眾文化,它的限度,就是不能變成晦澀的作品。朱介英提到許多現代詩太晦澀,就不容易唱出來,也不容易讓大眾感動。而歌曲的目的其實是讓人感動的。這部分可以專業化來區分,將可以作曲與不能作曲的作品分開。像〈望春風〉「獨夜無伴守燈下……」,大家能琅琅上口。又如歌仔戲幕後的作曲、作詞家,能夠創作戲詞,使這些戲曲唱得出來,也能被普羅大眾理解。

朱介英提到,許多知識分子仍然認為學院音樂才是正統,而對庶民流行音樂帶有歷史偏見。但在這個時代,流行音樂為大眾而產生,反而與學院「正統音樂」背道而馳。朱介英帶入「文人介入」及「專業分工」的觀察視角,認為「純粹詩」與「歌詞」創作是兩回事。因此,詩人與歌曲創作者必須了解這點,才能為新時代的詩、歌合體做一番努力。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四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