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詩的單義性、多義性與潛義性
作者:林廣
現在看網路上有人談詩,非常注重詩的多義性,好像只要具有多義性,就具備了好詩的條件。
多義性與單義性
其實一首詩的好壞跟多義性並無絕對的關聯。例如唐代大詩人杜甫、王維的詩,十之八九屬單義性,但他們的詩還是好詩。晚唐李商隱的詩,早就有「獨恨無人作鄭箋」(元好問《論詩絕句》)的慨歎,足見他的詩並不是那麼好解讀,各家的析評也不盡相同,這樣多元的歧義性,也無妨於他的詩是好詩。可見單義性與多義性是因人因詩而異,並非判定好壞的準則。
在新詩名家中,也各有不同的趨向。余光中老師的詩作大多為單義,主題十分鮮明;洛夫老師的詩大抵為多義,主題較隱晦。但洛夫老師早期的詩,也有不少委婉動人的抒情詩,多為單義,然意境並不亞於超現實階段的詩作。單義的優點是焦點集中,主題明確,讀者容易進入詩中,甚至產生共鳴;多義的優點是聯想空間寬廣,可隨個人的體驗與感受,得出不同的領悟。
潛義性
再談潛義性。潛義性,是指一首詩可能蘊藏的意涵,這意涵甚至連作者也不是很清楚,卻被有慧眼的人挖掘出來。葉嘉瑩先生認為:「詩人的條件第一是能感之,第二是能寫之。」但能感、能寫,並不代表詩人對自己的詩能全盤掌握。因為可能具有某種潛在的意思,是詩人在寫作當下不甚了解的。
詩人王勇曾說︰「有時候,讀詩可以不求甚解,通過誤讀發現柳暗花明又幾村。這首〈憶〉連身為作者的我都無法講清楚、說明白,何況是讀者呢?產生誤讀最正常不過了。」要知道,詩人在創作當下,主要是依賴直覺(或稱「第一感」),而非理性的反思,所以往往會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是其所當然的現象。在讀別人的賞析或評論時,有時我們也會對別人的解讀感到驚嘆︰「原來我的詩還藏著這個意思啊!」因此透過精細的鑑賞或評論,找出原作可能的潛義性,也是很有意思的。這就是法國法朗士(Anatole France)所說的︰「靈魂在傑作裡的探險」吧!
欣賞、鑑賞與批評
在評析一首詩時,欣賞、鑑賞與批評是三個不同的層次。
欣賞,重在直覺,是讀者與作者心靈的晤對;如果你將讀詩的感覺說出,就略近於「印象式批評」,這是就自己所思所感來尋譯詩的價值。鑑賞,重在分析,鑑賞者必須憑藉某些準則(例如文法學、修辭學、美學等),從個人主觀的感思跳出來,用比較客觀的方式來解讀詩的內容與形式。一個好的鑑賞家,通常是入而能出,先進入一首詩去欣賞,再跳出來分析。所謂單義、多義、潛義,就是這個階段的探索。
至於批評所需要的學理就更深廣。俄羅斯文學批評家杜勃羅留波夫(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Добролю́бов)說過︰「真正的批評應當像鏡子一般,呈現作者的優點和缺點,指示他正確的道路,又向讀者指出應當讚美和不應當讚美的地方。」如果對中西方的文學發展與理論、主義沒有深入鑽研,絕無法對一首詩內容、形式的優缺點與可能改善的方向,作出精當的評價。
在臉書上,最常看見的是抒發主觀感思的印象式批評。用這種方式與作者對話,我認為是很好的。但要寫成完整的賞析,還得跳出來,循著意象去探觸詩人寫作的用心。因為任何解讀,都不能離開詩的「意象」。沒有根據意象去分析,只是瞎子摸象,無法真正讓詩整體的風貌浮現出來。能用意象各種表達方式與呈現的效果,來分析一首詩,已經進入鑑賞層次。如果想再提高一層,就必須全面閱讀作者的詩,分期去研究他作品發展的脈絡,並放置在新詩史中,找出他可能的地位,做出整體風格的論斷。這是批評的手眼,不是專家是做不到的。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六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