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實驗水墨先行者
杭法基
真正的藝術家要飛越多少片海
作者、圖片提供:石菲
年近耄耋之年,藝術家杭法基站在偌大的畫室,身體顯得更加單薄,臉上卻禪定般的祥和、堅定;四周牆壁掛滿了他在疫情期間創作的大幅新主題水墨,地上展開的是他新構想,需要實現的下一個主題創作,尺幅之大已經讓人沒有了落腳之處。他說:「我今天畫這些,明天又會畫新的東西,也可能是做新的裝置。在我眼中沒有類別,都是藝術,每天都在忙,但有時也會讀書看畫,還有打坐似的發呆,或許這也是一種休息方式。」面對消瘦、滄桑而又生機勃勃的杭法基,鮑勃.狄倫的那首老歌〈Blowing in the Wind〉在我耳邊迴響:「一個男人要走多少路,才能稱得上男子漢?一隻白鴿要飛越多少片海,才能安歇在沙灘上?一座山峰要屹立多久,才能回歸到大海?一些人還要生存多少年,才能最終獲得自由?答案在風中飄蕩。」這首歌仿佛就是為這個一生都在為藝術而奔跑的男人而作。
現今中國美協主席范迪安在 20年前出版的《杭法基抽象水墨畫集》前言中曾談到:「他是最早從事水墨實驗的畫家之一,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就以水墨的抽象表現為專攻的目標,持之以恆、鍥而不捨。歷久經年,他在營造自己的藝術世界和表現自己思想情感上達到了自足的境界,終成一家面貌。他的作品看上去畫無定法,隨機應變,形態多樣,但貫注了飽滿的人文關懷。」
與自己較勁.不斷消解能量
2012年,年近70,杭法基退休一個人來到宋莊,似乎比57歲為藝北漂的齊白石還要遲 10幾年來到北京,此前他在中國抽象實驗水墨界奔跑了30多年,是最早的一批先行者之一,從上世紀1980年代開始至1990年代末,在中國美術館、江蘇美術館、美國費尼克斯藝術中心等地,曾先後舉辦過16次個人畫展,近 10幾年來一直沉埋 於藝術探索之中。談到藝術,他開心得像孩子:「能活多久聽從上帝安排,趁頭腦與體力還可以時做自己很感興趣的藝術,做藝術的過程就是不斷與自己較勁。」
2018年10月,《無相.獨行》杭法基藝術文獻展在宋莊當代藝術文獻館開幕,展出了杭法基近 60年藝術生涯的創作精華,包含將近 30年的抽象實驗水墨作品,其中有1976年《人民日報》發表杭法基速寫作品、1988年中國美術館「杭法基現代水墨、拼貼畫展」、1996年中國美術館「杭法基現代作品展」等許多歷史照片和文獻,系統清晰地呈現了他獨立而行的藝術之路,他似乎始終走在不斷顛覆與否定自我、不破不立的藝術朝聖路上。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二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