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耽美主義
溫慶珠
有顆自由的靈魂
文:朱介英 圖片提供:溫慶珠
台灣的服裝設計界從上個世紀初二戰之後沒多久,就疾步追上西方時尚潮流的腳步,與化妝品品牌比肩齊步在市場上引領潮流前進,1960年代之後代表西方時尚品牌蜜絲佛陀,以及代表東方時尚品牌資生堂,兩顆耀眼明珠照亮台北大都會區的流行櫥窗,也啟發第一代時裝設計師自我發展品牌經營模式誕生。實踐大學(當時稱為實踐家專)設立服裝設計科,可說是台灣高教專業體系踏出時尚訓練的第一步,為後來台灣服裝設計界樹立源遠流長的楷模,20世紀時尚界出過許多開路先鋒,在服裝界發出耀眼的光與熱。
時尚是個鮮活的字眼,它代表變化,代表時時刻刻跳躍在浪潮先端的符號,當一個個浪濤沖刷而來,又沖刷而去時,隨著浪頭引退的品牌轉眼消失隱沒,時序進入21世紀初期,國際品牌因緣於貿易關口大開而大步進入台灣,西方名牌大舉傾注,靠著國際企業的厚實宣傳力量,短時間內席捲本土市場,也激起台灣傳播媒體風起雲湧,而作為生活用品的本土服裝製作與銷售業瞬間瓦解,本土設計師品牌逐漸凋零,時裝界為幾個潮流淹沒,包括富麗華貴的高端品牌,佔據尖端消費群;平價實用的底端品牌,佔據本土庶民消費群;以及在1980年代崛起的新銳廠商靠著抄襲國外流行趨勢,創造精緻、自創品牌行銷的中端品牌,佔有逐漸豐裕的中產階級時尚市場。大家記憶猶新,高端名品在中山北路商圈、信義商圈、敦化商圈等地紮寨而居,出入仕紳、貴婦;中端品牌則在天母商圈、忠孝商圈、以及零散各處的大街,獨立運作;而在西門商圈、公館商圈、萬華商圈、士林商圈、板橋商圈、五分埔商圈、景美夜市等則是平價消費者的購物天堂。
時至今日,M型消費社會經濟潮流湧現,成為台灣經濟不可承受之重,中端消費人口似乎逐漸消失,而20世紀後半期如春筍般崛起的服裝設計師品牌,也在不知不覺中隱沒,剩下一個設計師的品牌猶中流砥柱地擠身於國際性品牌之林曖曖含光,不用說,大家都舉得出來這個設計師品牌的主人是誰。
既複雜又簡單的縷縷思緒
溫慶珠的知名度在台灣時尚界獨樹一幟,她的作品不同於其他服裝設計師市場走向,何處湧現新潮流便往何處發展的設計策略,過度地遷就浪潮,或是過度地堅持創新,終究難以避免墮入與市場愈來愈遙遠的絕境,原因很簡單,就是品牌印記的獨立性太脆弱,相對地很容易被國際性瞬息萬變的風潮所淹沒,何況台灣這一塊狹小的市場,怎麼可能與跨國品牌的財大氣粗相架勢抗衡。
溫慶珠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地堅持她自己的風格,以至於她保有既定的一片藍天;歸根究底,您不能只用一個服裝設計師的眼界來觀看她,而要用一個藝術家、收藏家、攝影家、企業家、生活家……,最終才以服裝設計師的名詞來給她加冠,唯其如此,她的品牌根基深厚,屹立如斯,以不變應萬變,以自己的風格映照群雄,在眾多時尚品牌競爭戰場上擁有一片自己的疆域。
先從她的作品文本(text)切入,也就是從她設計的服裝、珠寶、收藏品、攝影作品、畫作、空間陳設,還有她流連之處的方寸氣息等元素來剖析,就平常人而言,很容易就會嗅出氣息不同凡響;而要討論她的文本,不得不揉碎所有具象的物質模式,在潛意識中輾成碎片,放進過濾器以離心機析出那許多小得不能再小的元素,才能找到真實。也就是通過那許多文本所流露的涵蘊,不難組合出溫慶珠的靈魂深處究竟隱藏著那些既複雜卻又簡單的縷縷思緒。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四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