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島嶼中的島嶼
王婷
細說咫尺鄉愁
文:鄭媛中 圖片提供:王婷
在台灣詩壇中,金門來的詩人佔有不小的份量,他(她)們在文壇上特別活躍,也許是基於一種離島「邊緣人」的感受,因此能夠憑其獨特的能量,珍惜在主流領域發光發熱的機會,對照台灣島內的作家們而言,他們更努力、更積極地開拓自己的疆域。金門作家群像當中,王婷是一個後起之秀,不但在詩壇中站穩腳步,在美術領域、商業領域中,也有卓越的成就。
島嶼中的島嶼
王婷詩作品中的鄉愁不同於鄭愁予、張默等老一輩詩人,那一輩詩人的鄉愁來自相隔遙遠的異地、異鄉,是那種經歷戰亂時代,浪跡天涯後,不得已客居落戶的思鄉情懷;身處變動的時局,流離遷徙,身心需要一隅安穩的避風港。這些遊子在漂浮塵世中,緊拽著一絲絲魂牽夢繫故鄉情,安撫飄泊的靈魂。這是他們無法選擇的宿命;看似虛幻、被施了魔法,卻真真實實的溶解在這一代詩壇前輩的血液裡,鏤刻在他們的靈魂中。他們的詩作捲起一代風潮,在波濤澎湃、熱血奔騰、深沉的灣流裡無聲咆哮,激盪出如金石交鳴的時代鐘聲,繼承五四精神,建構了中國現代詩的基礎,而王婷的鄉愁則是在島嶼中的島嶼裡流連,隨著她的足跡,從金門到台灣,到海外,踏遍島嶼內外的世界,歷經戰爭與和平的離島──金門,是她的家鄉,她內心深處鄉愁的原點。
王婷童年成長的環境,足堪比擬上一代詩人的遭遇。自從懂事以來,生活周遭總是罩著緊張的低氣壓,在戰爭邊緣地帶生活,誰也不能預知何時會有一場翻天覆地的炮火突地燃起,人命如螻蟻,生命如此珍貴,又存在如此荒繆不確定。那是處於昇平的台灣島內同胞無法想像的,王婷就是在這個氣息下成長茁壯。父親王炳榮是一名飽讀詩書的文人,曾有台灣國立大學邀請前往教授民族學,但他卻婉拒赴台,堅心留在金門工作。父親四書五經朗朗上口、倒背如流,對於詩詞的執愛是一種必然,閒暇時的志趣便是鑽研古今各代經典著作,曾寫過古典詩集《阡山疊雪》,因為當時環境無緣出版,對此深以為憾。在雅緻、溫文的書香氣息薰陶下,潛移默化,在王婷幼小的心靈中繼承了古文人詩詞中的大山、大河之景,奠定日後毅然走出成長的故鄉,進入廣闊的現代世界,在成長奮鬥過程中,父親的身影與典訓,不時縈繞於心,成為她壯志雄圖經營事業與寫作、繪畫並進的基石。
回憶起小時候,她記得父親經常會召集膝下兄弟姊妹圍繞一圈,耐心教誨,六位兄弟姊妹聽著聽著,備感乏味、興致缺缺的經常藉故提早離席,唯獨王婷這個體貼的女兒,會從頭到尾靜靜的聆聽,以示尊重,也許心裡不停地滴咕著這些話早已聽過不知多少次,就當耳邊風一般吹拂而過,表面上還是假裝專注聽講,時常被父親誇讚乖順;當然有時候不免聽著聽著,偷偷打個盹、睡著,幸好看到這個樣子,父親並沒有惱怒,反而有些不捨。在父親的眼裡,王婷是可教之才,備受疼愛。每次出小差,她都是第一個受領。當然,自小耳濡目染父親古詩詞、文學典籍,也啟迪王婷爾後寫詩、繪畫的發展。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二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