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微時代文創陣列 〉 倪端

旅奧畫家

倪端

潛心抽象符號主義創作

文:朱介英 圖片提供:倪端

一個有才具的藝術家,通常都不會侷限於某些個領域深入摸索才臻有成,而具有多元區位的經驗、成熟的思慮、交叉通暢的理念、寬闊的視野,以及高人一等的美學感受,諸多因素在靈感領域中醞釀,之後選擇一種表現與傳達方式,創作出自己獨特風格,旅奧畫家倪端便是這種典型。

倪端的文化活動經歷豐富多元,曾經是個出版作家、表演藝術經紀、激勵演說者、生活創業教練多重身份,並具有國際藝術策展與媒體文化公關等歷練,使她在提供直覺式溝通諮商培訓與個人風格塑造方面的專業知識遊刃有餘。經常受邀國內外講演有關「性格行為/潛能開發」、「人際溝通/職場關係」、「形象塑造/行為語言」等議題,獲得多方讚譽。尤其對於「創意性格潛能開發」實驗研究,發展性格系統運用在HR人力資源分析上,有其獨到的見解,曾經彙整並出版相關著作,教導大家如何認識自己與潛能再造。
早年參與影視編劇製作與雜誌編採發行,經驗豐富,並曾經長期為Cosmo、Elle、Vogue、Esquire等十數個國際版時尚生活雜誌,報章媒體及重要社群網路撰寫專欄;在電視節目固定開闢「數字學性格分析諮詢」單元,並為企業團體與大學院校「Smart溝通學」與「商業軟實力」專題培訓講師、製作網路生活電臺,分享生活美學和藝文賞析。

倪端曾經長年旅居美國、歐洲,台灣是她的出生成長之地,目前來往於家鄉台灣、奧地利為居住地以及繪畫創作的堡壘。她選擇作畫其來有自,早年在學生時代,便對美術、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不時提筆作畫,但都未曾正式創作。走出社會進入職場,充分在潛能開發、人際溝通、職場關係、形象塑造,以及行為心理學方面發揮其所長,在講壇、廣告公司、傳播界、企業界做得有聲有色,旅居美國、奧地利多年有所體悟,多年前決定回到故鄉台灣選擇繪畫作為努力的目標。由於成熟的視野,數十年的內心醞釀,在奧地利和花蓮兩個家開闢畫室,潛心創作,作品豐富,內容多元,基礎厚實,獲得藝壇多彩讚譽。

藝術創作的再現本質
倪端的繪畫風格,頗有「抽象符號主義」(Abstract-Symbolism)特質,古今中外所有的藝術作品本質都是來自於「象徵」(symbol),象徵的誕生來自於語言與符號所具有的表意功能多重轉化而產生,所有的語言(language)被創造出來的原始功能就是模擬與表意,包括聲音表意(狗吠、鳥鳴、汽笛、獅吼等)、形象表意(象形文字、數目字、文字、符號等)、姿態表意(眼神、手勢、舞蹈、動作等)等直接傳達事物的方法,以及情境表意(裝置、展覽、空間、多媒體、雕塑、繪畫、演奏等多元複合表現)等,這麼多種藝術表現方法,脫不了感覺中介的關鍵,必須經由五官的感受才能將作品的內涵與感觸傳達到閱聽人身上,而藝術作品是情感再現的手段,其中的「繪畫」則歸類於「視覺藝術形式」範疇,利用平面的點線面、色彩、造型結構等因素,有組織地疊加在畫布上,形成一個框架裡面的意識空間,傳達著創作者的心靈語言,「再現」成為創作的關鍵。

「再現」是藝術創作的本質,美學家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有精闢的解釋:「再現功能產生於形式,裝飾性形式逐漸演化,形成各類物體的畫面,如葉子、藤蔓、海洋生物妙趣橫生的形狀、飛翔的鳥、動物、人、物。而基本圖案卻始終保留著:無須任何修飾,圓圈成了眼睛;三角形成了鬍鬚;螺旋形成了耳朵、樹枝成了波浪。」(Langer, Susanne K. 1991:83)畫家從真實的畫面中抽出形象簡化成手繪的形式,把形象與感情再現出來,這一段過程,蘇珊.朗格解釋為:「按照表現原則或生命形式,對印象本身進行塑造、規範和說明,從一開始,它就是一種符號手段……。再現的興趣就使藝術超越了原來的主題。」(Langer, Susanne K. 1991:84)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在《論繪畫》中也認為:「視覺現實是由表現人內在生命的形式所組成。」(Langer, Susanne K. 1991:84)所有的美學都承認藝術的目的在於用各種感官所能接受的方式描繪出來,其中的繪畫視覺形式更直接地表現著人類的情感所創造出來的符號空間。

在倪端的繪畫作品中,我們憑直覺便可立即感受到色塊與點線面構成的符號痕跡,在既具象又抽象的造型交疊下,向閱聽人吐露著集體潛意識裡橫衝直撞的情感能量,這些情感能量靠著視覺傳遞心靈的訊息,弦一般地振動與共鳴。倪端的作品元素可以分成兩點來剖析,一是色彩傳遞感覺,一是造型傳遞符號,兩者融匯出畫家所要表現的內在靈動,簡單敘述如後。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四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