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譽翔
從桎梏中展翅飛翔
文:劉曉頤 攝影:本刊編輯部
知名作家、學者郝譽翔,早在 1990年代,以短篇小說〈洗〉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時,即已一鳴驚人,其楚楚韻致與澎湃的才情能量,形成一股剛柔並濟的奇異魅力,纖瘦的身軀裡蘊藏的巨大才情,從起初即備受看好。如今,剛年過 50的她丰采依舊,美目盼兮,從黑色長廊中走來,彷彿要有光,就有了光。
誠然,除了駐顏有方,這許多年來,郝譽翔在文壇及學術界都累積了豐厚亮眼的成績。除了較少為人所知、在《洗》之前即已在允晨文學出版過的小說集《上海教父1920》、令她在文壇中一鳴驚人的《洗》,她的著作包含小說集《逆旅》、《初戀安妮》等,其中《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榮獲中國時報2005年開卷十大好書;其後出版《幽冥物語》。散文集方面,有《衣櫃裡的秘密旅行》、《一瞬之夢:我的中國紀行》、榮獲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2012年文藝創作獎的《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追憶逝水空間》、《回來以後》、《和妳直至天涯海角:帶著女兒用旅行張望世界》。
除了身為知名的秀異作家,28歲即取得博士學位的郝譽翔,著作出版過的學術論文集含《儺:中國儀式戲劇之研究》(博士論文,1998)、《情慾世紀末:當代臺灣女性小說論》、《大虛構時代:當代臺灣文學光譜》,編著《臺灣現代文學教程:小說讀本》(二魚文化,2002,與梅家玲共同編著)(增訂版,二魚文化,2012)、《九十五年小說選》(九歌,2007)、《袋鼠族物語》(五南,2009)。郝譽翔著作多元,除了小說、散文集、學術論文集,還著有電影劇本《民間目連戲中庶民文化之探討:以宗教、道教與小戲為核心》,以及榮獲行政院新聞局2004優良電影劇本獎的松鼠自殺事件》。
情慾書寫
誠如上述成績,年紀不大的郝譽翔以著作等身,著作多元著稱;以小說為主,散文亦是一絕,花團錦簇般沿襯葉型展開的還有學術著作和電影劇本;在最主要的創作文類小說範疇裡,除了《洗》中收錄多篇女性情慾書寫題材的作品,其後她更展翅飛翔,展開各種母題的小說創作,風光燦爛。然而,或許因為郝譽翔天生麗質,在綺年玉貌的時候就以情慾書寫題材的小說集《洗》而廣受矚目,加上她後來有學術論文集《情慾世紀末:當代臺灣女性小說論,為國科會「當代台灣女性小說中的情慾書寫」研究計畫。許多人未探其究,即為她貼上「女性情慾書寫」的標籤。對此,她處之淡然,不急不徐地說:「我不算以情慾書寫為主的作家」,口氣中沒有分解意味,只是淡淡地釐清。
然而,一如學者王德威在《洗》的序文〈一扇自己的窗子〉中所點到,「儘管所蒐的題材多樣,郝顯然在處理與情色有關的主題時,最為得心應手。」(王德威:1998,6)。2020年,早已售罄的《洗》於聯合文學出版副刻版,足見其代表性地位。問她為何當時年紀輕輕,一下筆就是情慾書寫的題材?她談及 1990年代盛行這方面的小說書寫,蔚為一股潮流,自己正好趕上這班列車。
拉岡的母性論述中,強調男性是慾望的主體,因為他們要藉著物化他們慾望的女體,來否認他們的閹割恐懼。近 20年來,愛普特等女性主義者皆反駁他們認為女人不可能是慾望主體的說法。關於性別論述,在1995年後尤有豐碩的成長,而女性主義文化理論的盛行,在無形中也影響了小說創作,於是在理論與文本的交相互刺激下,為當代的小說美學開出了一條新路。
她在研究當代 台灣女性小說論時,綜覽世代女性小說家的成就,顧及要避免將其化約成現代性的發展,她說自己盡量不做任何因果或時間前後的論斷,而將重點擺在如何呈現她們各自求新求變的寫作企圖上,並開啟幾個面向,如國族認同、女性敘事美學、世紀末、現代性及祖師奶奶張愛玲所帶來的影響等。她認為,伴隨小說敘事形式的開啟, 1980年代以來的女性小說以從女性社會角色的扮演、道德倫理的定位,擴充到女性內在深邃的情慾世界,且更在意破繭而出,喚醒體內一股沉睡已久的「母親的聲音」,反諷並反撲國族、歷史、政治等等宏大論述。在《情慾世紀末:當代臺灣女性小說論》的導論中,郝譽翔寫道:
「情慾雖然一直是女小說家所關注的主題,但卻已從閨閣言『情』,道友情無『慾』為原始的生之動能,甚至力量足以顛覆父系霸權論述,透過此一過程,我們亦可清晰看到女小說家不斷自我探索和蛻變的軌跡。」(郝譽翔:2002:13)
她又提出另一點值得注意的:「女性小說家們多以不同方式演練張愛玲式的『荒涼哲學』,儘管方式不同,呈現結果卻頗為一致。如張誦聖於《文學場域的變遷》中所言,張愛玲『文明即將毀滅』的預言,透露出只有戲劇中吟狎的婦女展現出來的原始生命力才是人們在一切都毀滅之後賴以存活的憑藉,因此女小說家們對感官功能多所禮讚,不但是在批判男人所主宰的『理論與制度』的世界,也是對另一種形式的文明 ──女性烏托邦寄予厚望。」(張誦聖:2001:109)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六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