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微時代文創陣列 〉 閱讀曾美玲

詩寫大眾,詩寫歷史

閱讀曾美玲

作者:李桂媚 攝影:本刊編輯部

曾美玲2000年出版第二本詩集《囚禁的陽光》,其中第四輯為「關懷組曲」,不少前行研究者都注意到此一單元,並肯定曾美玲現代詩所關注的面向已拓展至社會事件等議題,文曉村在序文即談到:「作者的詩歌視野,已由小我之情,擴展到更為廣闊的世界。」(文曉村,2000:16)洪淑苓則認為:「第四輯『關懷組曲』諸篇顯示了曾美玲對九二一地震、彭婉如命案、學童綁架案、幼鯨擱淺等事件的關懷與感歎。」(洪淑苓,2004:47)王文仁更是進一步指出:「從《囚禁的陽光》開始,曾美玲幾乎每本詩集都有一兩輯詩作專門書寫社會議題。」(王文仁,2018:268)

周樑楷論及「大眾史學」(public history)時,提出「大眾史學」有三個意義,一是「大眾的歷史」,二是「歷史是寫給大眾閱聽的」,三是「歷史是由大眾來書寫的」(周樑楷,2004:32),由此觀之,曾美玲關注新聞時事、社會現象的詩作,可視為大眾記錄歷史的形式之一,此外,曾美玲亦有不少親情主題的作品,家庭書寫、生活書寫所呈顯的,同樣屬於大眾的歷史。詩寫大眾,詩寫歷史,洞見人間的苦難與溫情,正是曾美玲現代詩迷人之處。

災害、苦難與祝禱
媒體圈常云道:「今日新聞,明日歷史。」在曾美玲詩作中,經常可以見到其對新聞事件的描寫、對社會的關心。1999年9月21日凌晨,車籠埔斷層發生大地震,俗稱「九二一大地震」,台灣各地紛紛傳出災情,中部地區尤為嚴重,曾美玲先後書寫了〈秋殤 ──九二一大地震記事〉與〈破碎的童話 ──為九二一地震孤兒們而寫〉,透過詩見證地震帶來的災難,同時為受難者祈福。〈秋殤 ──九二一大地震記事〉從溫柔守護島嶼的月色寫起,無奈這個夜晚並不安寧,翻身的地牛彷彿:
一隻長期囚禁的巨魔
猛然自斷層脫身
挾帶累積百年壓抑的情緒
轟然爆發(曾美玲,2000:79~81)

不只是打斷了眾人的睡夢,更對家園造成莫大的衝擊,「崩塌了巍巍山岳高聳的壯志/淹沒了萬頃良田翠綠的希望/癱瘓了平坦道路流暢的方向。」面對地震在 20世紀末為大地劃下的傷口,詩人透過愛與合作撫平淚痕,「堅強的走出恐懼的陰影/攜手搭建重生的橋樑!」
〈破碎的童話 ──為九二一地震孤兒們而寫〉正如詩作副標題所指出,為孩童們而作,全詩圍繞著小弟弟的家庭與遭遇,前兩段依序描摹媽媽、爸爸、姊姊的行為舉止,媽媽為孩子的聯絡簿簽名,爸爸為即將入睡的孩子說故事,姊姊在自己的房間編織夢想,然而,進入第三段後,筆鋒一轉,就在:
凌晨 1點 47分
天搖地動之間,彷彿:
憤怒的天地唸起
巫婆的咒語
施展毀滅的法術(曾美玲,2000:100~101)

唯一生還的小弟弟再也得不到「爸媽的溫暖擁抱」,也聽不見「姊姊的熟悉歌聲」,原本幸福快樂的家庭突然變了調,成為破碎的童話,所幸悲傷中依舊存在愛與希望,受傷躺在病床的小弟弟:
把殘餘的力氣,牢牢
抓緊,日夜拼湊
破碎的童話!
藉由回憶,把家人共度的美好時光,永遠留存在心中。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中部、南部、東南部,大雨更是釀成「八八水災」,位於高雄的小林村不幸滅村,許多山區原民部落也都傷亡慘重,祖先居住地與文化對原住民族而言,都是最珍貴的,曾美玲透過詩作〈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 ──記八八水災〉為原住民族發聲,傳達他們對回家的殷殷期盼。「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表示詩中我不住在家裡,包含兩層意思,一是離鄉背井找工作,因此逃過土石流的死劫,卻面臨痛失親人的傷痛,二是水災倖存者,只能暫居安置所或避難屋,不知何時才能回到山上的家。全詩總計出現三次「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第一次是家鄉山林翠綠、溪水奔流、族人歡唱的美好畫面;第二次是記憶裡的家人身影;第三次在全詩最末,經歷過狂風暴雨對家園的摧殘,以及天人永隔的哀傷,對於回家的盼望更顯強烈:
虔誠的祈禱,有一天
重溫思念的歌聲
找到回家的道路(曾美玲,2012:97~100)

曾美玲為苦難者祈福的視角不只是在所生所長的台灣,對於世界每個角落,她都賦予同樣的關懷,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底地震引發南亞大海嘯,波及東南亞、南亞諸多國家,死亡或失蹤人數粗估超過 30萬人,曾美玲以〈孩子,不要怕 ──為南亞大海嘯罹難兒童而寫〉與〈我做了一個夢 ──為南亞大海嘯罹難兒童而寫〉傳達悲憫。〈孩子,不要怕 ──為南亞大海嘯罹難兒童而寫〉一詩展現了父母深切的愛,對於不幸遇難的孩子溫柔呼喊道:
孩子,不要怕
讓爸爸握緊
比海水更冰冷的小手
給你陽光的溫暖
陪你走最後一趟
回家的路(曾美玲,2008:123)。

〈我做了一個夢 ──為南亞大海嘯罹難兒童而寫〉全詩四個段落都以「我做了一個夢」開頭,「我做了一個夢」一方面以亡者靈魂的觀點來訴說事件,另一方面,傳達了但願一切災難只是一場惡夢的心情,首段詩中我原本:
帶著弟弟妹妹
在沙灘上追逐嬉戲
毫無預警地,遭遇海嘯吞噬一切:
一波波黑壓壓
比棕櫚樹高的巨浪衝過來
把來不及逃跑的我們
吞進大海的肚子裡
末段,孩子殷殷期盼著家人的團聚:
也許明天,也許後天
從結冰的惡夢中
驚醒,重新擁抱
爸爸媽媽陽光的笑容
牢牢抓住弟弟妹妹銀鈴的笑聲(曾美玲,2008:126-128)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大地震,損害慘重,海嘯還波及福島核電廠,導致輻射外洩,新聞報導將日本各地災害現場畫面傳送到大家眼前,曾美玲寫下〈新聞剪影 ──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日本東北大地震記事〉,透過文字再現苦難背後的溫情。全詩分成五小節,並附有編號一至五,每一節都源自一則新聞報導,因此詩題名為「新聞剪影」,這五節詩作彷彿人物特寫,詩人通過側記的手法,記錄災難下的悲傷、期盼與溫暖。第一篇刻畫遍尋不著愛子的父母:
一聲聲焦急的呼喚
迴盪在死寂的斷垣殘壁間
一行行悲傷的眼淚
滴落在淒寒的無情荒地上(曾美玲,2012:105~109)

第二篇描繪賣力尋找家人的小弟弟「高舉一張尋人啟事」,渴望能早日找回「被海嘯沖散的幸福」;第三篇書寫黃狗帶領救難人員前往救援受傷的同伴白狗,看似寫狗,其實也是人與人相互扶持的隱喻;第四篇藉由「在殘破的瓦礫堆/找到孫女的照片」的老奶奶,傾訴對罹難者的不捨,詩末,家園那株孫女出生時種下的梅樹「正悄悄綻放/潔白的希望/勇敢的信念」,象徵災難即將過去,迎接新生;第五篇聚焦福島核電廠,員工為守護大家的安全,留在現場拼命搶修,一封「請好好活下去/我有好長一段時間不能回家」的簡訊,訴說著他對家人的掛念與使命感。

曾美玲以詩記錄天災的無情、人們心中的傷痕,但她不忘在詩中描繪人間的溫暖與希望,透過不同人物的視角,說出小人物的故事,因此對讀者來說,地震、颱風等新聞事件,不再只是電視台跑馬燈瞬間閃逝的文字,而是一則又一則扣人心弦的故事。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七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