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牢裡、牢外的人
若爾.諾爾
記詩壇一樁公案
文:本刊編輯部
若爾.諾爾是一位旅美詩人,2017年與李長青合編了第一本台灣當代散文詩選集《躍場》,同年年底出版了個人散文詩集《半空的椅子》。他最初出現在台灣詩壇時,是在吹鼓吹詩論壇上分享貼文,不久後便在那個平台當上了分行詩版主,跟著也兼任散文詩和雙語詩版主。
除了長期居住在外國的身分,若爾.諾爾極少公開談論他的背景。詩人李長青在他的博士論文裡指出,若爾.諾爾不想讓讀者接收到太多個人的背景資料,而影響對其詩文本的閱讀。談起此事,若爾.諾爾表示在外國,讀者一般不會特意去查詢作者的身世,因從文本來了解作者,推敲其學識、生活經歷、磨練等,比預先知道這作者的背景來得更有意義。台灣詩壇一向喜歡以歲數、年齡層或性別來劃分詩人類型並作為評論作品的參考,而國外甚少採用這方式來評論詩作。被問及為何會取這麼一個「繞口」的筆名時,她答道:「當年在吹鼓吹詩論壇註冊帳號時,在姓和名一欄填上了「若爾」與「諾爾」,一時之誤至今也無法修正。儘管他只喜歡男性,在創作中卻盡量保持中性。由於詩人身分已露臉,而他極其希望在寫作裡隱身,於是自去年便開始用另一個筆名發表。
望穿秋水的訪客
《半空的椅子》書裡一首以長頸鹿為意象的詩〈訪客〉,曾被人稱為模仿散文詩前輩商禽的作品,若爾.諾爾回答說商禽寫的是瞻望歲月,而〈訪客〉寫的是關懷,以下是這首詩作的剖析。
〈訪客〉是若爾.諾爾初期的散文詩,以長頸鹿而非其他長脖子的動物如鶴、鴕鳥或駱駝為意象,是因長頸鹿水汪汪的大眼睛,在搧動長睫毛時看起來特別傷感。長頸鹿象徵善良,和平,牠的脖子可以通達天堂。
每晚,那長頸鹿黑幽深邃的大眼睛,在高高的鐵窗外關懷地凝視他,借著月光和一潭淚水,靜靜敲擊罪惡的礁石。這唯一探訪者炯炯的眼神,解放了牢裏孤獨的陰影。
從監獄釋放出來後,他終於自由了!每晚,他踱步在房裡,等候玻璃窗外的探訪者。等呀等的,總是不見牠的身影。他的脖子日漸變長、拉高,有一天,居然衝破了屋簷!
他這才發現在屋外,長頸鹿的脖子已經縮短了!(若爾.諾爾《半空的椅子》,P.27)
商禽的〈長頸鹿〉的評析在網上可搜尋到,本文大略分析〈訪客〉的基本結構:首段的背景是監獄(有鐵窗,無法擊破),第二段的背景是家裡(玻璃窗,可擊破)。有一位仁慈的訪客經常去探望囚犯,注意兩大關鍵:一、囚犯刑滿重獲自由後,探訪者已失去了蹤影;二、等不到訪客,詩中主人翁的脖子居然變長,衝破了屋簷!要了解第一項的不存在,首先得明白囚犯和探訪者的關係(下述的寫作動機)。
寫作動機與現實交織
〈訪客〉寫的是一名囚犯在夜間等候訪客,後者關注的眼神,使他不再感到孤獨。然而出獄後,沒人再來探訪,等候使他的脖子變長了。此詩主旨圍繞在關懷的概念,兩者之間的互動,以及在什麼情況之下,我們會有類似坐牢的感覺?經歷了這種與外界隔絕、封閉的生活,重獲自由或新生之後,我們的心境會有所改變嗎?為了方便,本文以A代表的「囚犯」,B代表「訪客」。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一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