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探戈
劉心岳
書寫舞步與舞步之間的故事
作者:鄭媛中 攝影:本刊編輯部 舞者:劉心岳、王琦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鄉愁
在探戈的擁抱裡,全力探索著宇宙無盡的能量轉換與靈魂交融,在神秘卻又豪邁的拉丁文化國度中,男人與女人之間的關係維繫,自然而然地從久遠的歷史中產生出雙人舞「探戈」而來;當您認真而深入舞者心靈領域裡徜徉,不難領會那種濃郁、至美、幽深、無法言喻的情意糾纏之美。探戈發源地阿根廷的人民生活中,每當夜幕低垂,年輕男女雙雙手足交錯,身軀依偎,沉醉在不急不徐的樂聲與節奏中,這種氛圍唯有遠在德薩拉維山脈綿延的國度裡才會浮現,唯有在洋溢著麥士蒂索(Mestizo)民風的疆域中才能成為獨樹一幟的舞蹈藝術。
現代阿根廷探戈發軔於1908年,有一種浪漫又帶點落寞的歷史背景。那時候很多移民由歐洲過去,生活不如意或墾拓工作辛苦,於是有太多壓抑的情感需要抒發,歌詞裡便摻雜了數不盡的生活故事,在探戈這一舞蹈語言裡,情侶們藉著相擁而舞,彼此書寫著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鄉愁。
認真剖析阿根廷探戈這種藝術,它是不斷發展的舞蹈和音樂形式,在阿根廷和世界許多地方的舞池裡,每天都不斷地隨著舞者的即興創意而變化,這種自由而具有個人風格的舞蹈早已發展成為沒有國界的舞種,世界共通的情感糾纏語言,它的深層意涵更是明暗錯駁、搖曳生姿的人生寫照。為此我們探訪國內全職探戈舞者劉心岳,暢談這種舞蹈藝術的意義與本質。
劉心岳之與阿根廷探戈產生維繫的淵源,來自幼時一家人隨著擔任外交官的父親旅居中南美洲,輾轉於哥斯大黎加、加勒比的多明尼加共和國居住,就讀於多明尼加當地學校,當時正值1980年代民間新探戈(Tango Nuevo)的當紅時期。旅居歐洲的阿根廷作曲家阿斯托爾.潘塔萊昂.皮亞佐拉(Ástor Pantaleón Piazzolla)將學院派的爵士樂和古典樂融入當地本土探戈舞蹈中,創造了探戈的嶄新節奏,將非傳統意義上的探戈樂曲散播到全世界,只要人們聽到這種極為特殊的節奏為浪漫的旋律建構樂曲的骨幹,立即分辨出獨具一格,大多數人所熟識的探戈音樂。
阿根廷探戈發展的坎坷歷程,自1950年代以來經歷多次重創,當時在軍政府極權統治下,社會動盪不安、經濟通貨膨脹嚴重,加上先前代表對抗父權及社會威權的搖滾樂多重夾擊之下,民間傳統發展的探戈舞會被迫地下化,探戈在國內的發展近乎停滯。不料探戈音樂的獨特風格反而在海外開啟跨越時空的風潮,自然而然地,這股跨文化的浪潮給予年輕的劉心岳明確啟蒙,他深刻地了解阿根廷的生活與文化之外,也涉獵了探戈音樂與舞蹈,包括精通阿根廷探戈音樂中普遍使用的西語班牙文,了解阿根廷人的性格與民俗文化的特徵與符號,親身參與舞會(milonga),喝著馬黛茶(mate),玩著名為Truco的紙牌遊戲,嘗過阿根廷的牛奶糖(dulce de leche)與拉丁餃子(empanadas)等。回國後還不時地馳赴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以及世界各洲參與探戈節好幾趟,並結交阿根廷探戈舞蹈界名流,經常邀請到台北舉辦來自世界各國的舞蹈交流盛會。
探戈是這樣跳的
1983年,劉心岳由拉丁美洲回台求學;當時,起源於美國東岸的即興式搖滾舞蹈迪斯可(Disco)正風靡全台,連基礎的舞步都不會,他加入當時十分熱門的土風舞社正式進入跳舞行列;土風舞是世界各國民俗舞蹈現代化的融合與彙整,遂有機會連帶接觸到阿根廷探戈、西班牙的佛朗明哥與國標舞。那年,阿根廷恢復民主政體,大型舞台探戈秀《TANGO ARGENTINO》前往巴黎、紐約演出,阿根廷探戈開始紅遍世界,這股浪潮隨著一場在台北來來大飯店(現喜來登飯店)的《TANGO Fragrance》Show演出,吸引台灣第一批開始關注阿根廷探戈的青年,劉心岳由此一頭栽進探戈的世界。
回憶當時情景,探戈舞蹈的演出結構,通常由班多鈕手風琴(Bandoneon)、低音提琴、鋼琴和一把小提琴組成的四重奏與一對探戈舞者協力演出,劉心岳指出:「探戈的音樂張力非常強,曲子裡包含很強的能量,並能在短短的2、3分鐘內展現出起承轉合,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探戈舞者帶給我的震撼。」深深被這種自由奔放又深沉的舞蹈吸引,於是一口流利的西班語使他結識了許多藝人同好,他們逕自合力把厚重的床立起,迫不及待地在喜來登飯店的臥室裡,學習起探戈的基本步。
1997年這場秀之前,台灣社交舞也有探戈舞種,但它已經是流傳到歐洲之後被歐洲舞者轉化成英式交際舞,對於阿根廷探戈那樣具有深度味道的舞種,還是相當陌生,而阿根廷探戈的種子也因此在台灣生根。那個時節,代表著阿根廷探戈的舞會還不很流行,因此許多切磋的機會得之不易,只能把握國際舞團與舞者來台演出時與之交流。
劉心岳首次獲得與舞者Jesús Velázquez請益機會,得到更深入的啟蒙,與喜歡阿根廷探戈的同好們最普遍的日常就是在學校走廊與舞伴練習,因此吸引了不少路過而有興趣的學生加入觀摩。此外,他們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觀看不同主題的教學錄影帶自修,有一張譯為「探戈是這樣跳的」(《Asi Se Baila el Tango》by Osvaldo Zotto & Mora Godoy)的錄影帶引領他們進入熟稔之路。當劉心岳完成台大土木系研究所學業,服完兵役退伍,便開始鑽研探戈與佛朗明哥舞蹈作為業餘興趣,利用工作之餘晚上及週末時間,在舞團裡樂此不疲地排練與表演。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一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