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微時代文創陣列 〉 創意與反思

創意與反思

戴永誠黽勉不倦的攝影之路

作者:郎亞玲 圖片提供:戴永誠

鄧南光攝影血脈
台灣攝影圈,無人不識鄧南光,他是台灣「紀實攝影」代表人物,至今留下作品質量數一數二的大師。你可以說是偶然,也可以說是必然,不可諱言的;戴永誠體內遺傳自父親鄧南光的攝影DNA,一直像預言般不斷提醒他「攝影」這件事的重要。雖然父親離世時(1907~1971),他不過是個未解人事小娃兒,對父親僅有一點點模糊印象。年事稍長,「鄧南光」這三個字的光芒,似乎很自然地照映在他往後的人生,他用一張張照片、一捲捲底片、一部部相機,就這麼簡單、決然地建構起自己的人生。經歷了 20多年努力和奮鬥,在攝影巨人父親光影籠罩下,他也可以侃侃而談自己的作品,並且能詮釋父親和自己作品的時代特色、動機、企圖,是如何不同,但卻又隱約反映出一個藝術家的個性與堅持的一脈相承。

談起父親留下來一萬多張底片,較膾炙人口的多為黑白照。儘管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紀實攝影已經不再是主流,戴永誠對黑白攝影依然興趣濃厚,平日在工作室忙碌之餘,也喜歡拿起底片相機,行走在都市角落,或漫步鄉間小道,按下快門享受黑白世界的純美。他認為,黑白影像的語彙,特別能表達出一種「純粹」的感覺。若要表現某些主題,可以聚焦在被攝的主體,讓主題顯得更有力道,這是黑白照獨特的魅力。他表示:「因為彩色原本就是肉眼看見萬物的顏色,而黑白灰構成的畫面,卻可以創造出另一種視覺經驗。如拍攝老人的皺紋,黑白照會比彩色照的直接,更有內涵,跳脫一種表面的美感。」

首展一鳴驚人
戴永誠在校學習設計,進入設計公司後,有 6年擔任美術設計和藝術指導。這些經驗鍛鍊了表達力與溝通力,讓設計的發想與表現手法,能協調與整合,讓不同的美學視角全面觀照。在設計公司時太過忙碌,真正開始大量拍攝,是轉換進入一般產業,時間較為從容之後。當他決定全心投入攝影,得到時間運用上的自主性,成立工作室,獨立創業。最初也只是拿iphone到處拍,人物、風景,發表在臉書平台。戴永誠認真勤奮,他不斷用心鑽研,努力修正學習,逐漸累積作品,也獲得許多迴響,於是正式轉型成為攝影師。除了接一般商業攝影案子,他仍將自己定位於藝術創作上,不久也開始醞釀開攝影展,期待讓自己的作品能獲得更多的迴響與肯定。

2017年的9/5~9/19,鄧翔(戴永誠)攝影展《微溫,城市的盡頭》推出,展出內容包含三項主題:1、黑白的社會紀實攝影;2、人像創意攝影 ;3、食物鏈編導式攝影。除黑白攝影類,後 2項成為他近 5年不斷提升、演化的主題。當年實驗的素材、創意和實驗,經過 5年的琢磨,技巧更為熟練,思維也更加清晰。此後每一次展出,都是自己創作的精進的紀錄,促使自己更加努力,更重要的是和觀者近距離接觸,可以獲得第一手的心得回饋。展期間都全程在場,為的是要把握難得的互動機會;許多參觀者,也非常希望能聽到創作者暢談作品深層的內涵,以及較為複雜的表現手法。

創新思維挑戰時尚
照片可以說話,一般攝影愛好者或商業攝影,以拍攝模特兒和大自然景物為主,即所謂的「糖水照」,強調甜美與性感,婚紗更是賺錢的主流。換言之,只要一張照片有美女,這張照片的成功率就超過80%。戴永誠強調:「拍美女沒關係,自己也拍,但重點是創作者有沒有不一樣的思維或想法要表達?」。他回憶年輕時在廣告公司的工作經驗,很多場景和道具都是手作,這種手作的溫度和趣味,不是靠電腦合成可以達到的。所以,我們會在戴永誠拍攝的模特兒身上,看見各種充滿驚奇、趣味、隱喻的化妝、服飾、設計,甚至充滿魅惑、挑釁、危險的表情和姿態。

他的創意攝影會將各種動物植物的裝飾,換成真實的標本,諸如蝴蝶、甲蟲、蠍子、孔雀等。這些曾經具有生命的物件和模特兒的肌膚接觸時,會引發真實的知覺和觸感。通過真實的經驗,人的生理反應、情緒反應,都一同加入創作過程,呼吸、流汗、驚恐、畏懼等,都融入了作品之中。

新冠疫情高升時,戴永誠思考著病毒的散佈,和人類不良的飲食習慣、生活環境有關。有感而發,便創作三個以球狀新冠病毒為裝飾的創意造型。造型色澤美麗卻暗藏危機,模特兒手中的骷髏頭,預示著死亡的訊息。他的模特兒是歷經八仙塵爆劫後倖存的女孩,全身燒燙傷疤痕歷歷在目,兩人經過一年多的溝通後,搭配無間。女孩以身覆五彩斑爛羽翼的造型,以及澳洲大火造成生態浩劫的主題造型,獲得國外雜誌的矚目。女方家人對戴永誠努力令女孩重建人生,表達萬分感激之情。

此外,戴永誠十分關注國內外發生攸關人類生存、生態變化的大事,他希望自己的攝影作品能與世界同步,讓無論幾歲的人都看得懂他的作品,並有所反思。好比澳洲大火造成人與動、植生命的大量消逝,是多麼令人痛心!他於是也以此發揮,讓真實事件透過藝術手法引起他人的關心。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一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