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詩的延續
陳胤
日子:台語曆日仔詩
作者:李桂媚 圖片提供:陳胤
寫詩搶救母語
已出版《戀歌》、《月光》、《台南詩行》、《台北,詩leh著災》等多本台語詩集的陳胤,不只是投入母語書寫,更積極結合多樣化元素來推廣台語,他認為:「身為詩的創作者,最好的搶救方式,就是投入創作」(陳胤,2017:4),一開始透過Facebook發表作品,以詩書寫心情,為生活留下紀錄,緊接著,他有系統地進行創作,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2022年由前衛出版社出版一日一詩的《日子:台語曆日仔詩》。
整本詩集從1月1日到12月31日,依日期順序呈現,包含閏年才會出現的2月29日,總計收錄有366首詩作,詩作的部分無頁碼,全部以日期來表示,貼切地傳達「日曆」之精神,詩作〈探頭〉點出:「詩,是一本曆日仔」(陳胤,2022:11月29日),〈寫字〉更是表示,詩寫生活是「一世人ê代誌」(陳胤,2022:9月1日),顯見詩人對詩的堅持,每天寫詩的用意則可從〈逐工〉一詩窺知一二:
寫詩,hōo家己hōo世界
一種祝福,一種祈禱
咱,拍拚hōo日子變好(陳胤,2022:7月13日)
詩是生活與心情交織的成果,詩不是個人的日記,更是詩人對於台灣的祝福,期許一天接著一天的努力,可以發揮文學的感染力,讓社會、環境、文化都朝更好的方向發展,再者,末句的「咱」道出詩人的期盼,期盼不只是我,而是號召更多人,我們一起來耕耘。
書中每首詩皆僅有三行,詩人在詩集簡介中自言,是參考日本俳句而來,希望透過這樣的形式,將「簡短易讀的生活化用語」推廣給更多人,讓台語傳承下去(陳胤,2022:4)。三行或許短小,但俗話說:「三人為眾」,「三」本身也有多的意思,因此少即是多,文字看似少量,意義卻格外深遠,而「三」亦是適合讀書的「三餘」時光,希望大家都能有閱讀的餘裕,每天花一點時間來認識台語之美。另一方面,詩作篇幅雖短,卻不侷限於一種讀法,正如陳胤所指出:「詩題也將之設定為詩的首句。」(陳胤,2022:5)可以把日曆詩當成三行詩來閱讀,也可以將詩題視為第一行來理解,甚至換個角度來看,一鼓作氣從1月1日讀到12月31日,整冊日曆詩何嘗不是一部長篇的生活之詩!?
詩與詩相繫
詩題在設計上同樣充滿巧思,每一天的詩都是從前一天的詩句裡,選出一個詞彙,當成新一天的詩名,例如1月2日詩題〈曠闊〉,即取自1月1日之詩作末句,1月3日的題名〈歲月〉,源於1月2日的第二行詩句,以此類推,一整個年度的詩就這樣接續下去,在最後12月31日以〈勇氣〉一詩收尾,而詩末的「大海」一詞,其實正回應到第一篇作品詩題〈大海〉,形成了完整的循環,對此,陳胤表示:「其精神,如同基督教創世神話,上帝造人後,再從亞當身體中取一根肋骨化造夏娃,象徵生命綿延不絕。每天日子,都有前一天的遺緒,人,就在牽連流轉當中,活了下來。曆日仔詩的意義,就在時間河流裡探求其中意義,讓自己活得更歡喜,至少更有勇氣。」(陳胤,2022:5)
詩人試圖透過日曆詩揭示的意義,也與詩題相呼應,「時間河流」的意象對應了首篇〈大海〉,「勇氣」的精神對應著終篇〈勇氣〉。《日子:台語曆日仔詩》這本集子可說是詩與詩的延續,並與生活息息相關,詩源自於生活點滴,詩是生活的延續,而生活亦是詩之延續。
閱讀收錄其中的詩作,同樣能感受到時間的延續性,〈歲月〉寫著:
年年好年,日日好日
過往ê家己,就留tī過往
每一巡皺痕,若花拄開(陳胤,2022:1月3日)
「歲月」意指時間、光陰,詩作第一行同樣聚焦於時光,「年年」是一年又一年的接續,「日日」是一天又一天的延伸,詩人透過長時間的年度與短時間的一日,傳達了時間的綿延與循環,同時揭示每一個當下皆是美好的,因此第二句提醒大家,不必執著於過去,就讓往日停留在往日,繼續向著明天前進。至於時間在生理上所產生的皺紋,或者其在心理刻劃下的印記,就像詩作末句所言,不妨正面看待,將之視為初綻的花朵,一切都是生命的養分,點點滴滴都是促成生命之花盛開的推手。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二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