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微時代文創陣列 〉 秦慧珠

秦慧珠

回歸悠活文學

作者:李碧華 攝影:小宇

「市議員」和溫柔感性有段距離,總是慓悍又兇巴巴的站在議壇上,氣勢奪人,盔甲不離身。真實的秦慧珠又是什麼模樣?有那些小確幸能療癒自己?葉影婆娑,陽光斑爛,應該是每個人都嚮往的悠活之地的吧!

不捨近不求遠
充足電再出發

秦慧珠也不例外,面對許多社會爭論,情感負擔越來越重,她深深體會倒不如放慢腳步,重溫文青曾經追求的夢。當年的確是個文青兼學霸,擁有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台灣大學政治系碩士,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等厚厚一大叠文憑,工作再奔忙,也要擠出時間上學聽課,她立誓做個有真材實料的人。

憑著情感和信念,沒有人可以阻止她奮發向上,打從學校畢業就成為毫無娛樂休閒的工作狂,秦慧珠總形容自己沒有朋友,也沒有社交,療癒那馬不停蹄生活的唯一,就只採取「社區半日遊」,不捨近也不求遠,住家附近的社區愛店就能滿足,小小度個假,充足了電再出發。

她喜歡美國詩人佛洛斯特(Robert Lee Frost)一首詩〈The Road Not Taken〉,
黃葉林間有兩條小路, 可惜我不能兩者皆遊,
極目眺望叢林深處,多年以後,我幽幽敘述:
黃葉林間岔出兩條小路,
而我—選擇了人煙稀少的那條,
往後的一切就此不同。
當心事擁上心頭
用時間化解

秦慧珠的選擇,正是人煙稀少的孤寂之路。表面是站在議壇放言高論,鎂光燈朝着她閃爍;事實上,她律己甚嚴,問政與讀書雙軌,文學魂從來沒有一天淡捨。她擔任過女性雜誌總編輯、聯合報婦女版主編及出版社發行人,在台北市議員30年生涯中,還擠出時間去修文學博士,不忘提筆寫作的初衷。

這就是獨立、堅強又覇氣的女強人的普遍追尋,秦慧珠永遠都是工作,或是走在工作的路上,當心事擁上心頭,困惑走進生活時,也因為長時間自處,從來不曾向外傾訴,以致於早已習慣不言不語,用時間幫助自己化解。

獨立自主其實不分性別,秦慧珠從中壢到台北唸大學再入社會,每個職位、每份收入都完全靠自己,只有她幫助人,沒有人幫助過她,因為連周遭共處的親近朋友,也根本不知道她其實也有需要被扶一把的時候。

回歸後的第一個出版品
秦慧珠擁有一 支散文和論述軟硬兼施的好筆,政壇人盡皆知,問政之前,曾經為愛書人生產精神糧食的出版社的執照還留著,這些年隨時蠢動,催促著她要回歸文學出版領域,她認為:「在事事急如星火的年代,我們缺乏的不是知識,不是藝術,也不是信心,而是喜悅,是一種緩慢優雅的態度。」

回歸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後的第一個出版品,要什麼題材呢?日子越簡單,就越平靜,也越能叫人前往自己想走的路。秦慧珠住在林蔭大道遍佈的民生社區,放慢腳步,抬頭看看天有多藍,雲有多美。有時候頭抬高些,貪戀絕美天色,有時候只微微仰起,感受大地無私的照撫。

宜室宜家又宜居的天選之地,怎不眷戀自己的居所?陽光在雲後映襯,為雲朵滾上豔閃閃的邊線,撐破雲層,將雲層撕裂成絲條條的棉線,炫染成半天的霞光璀燦。在璀燦中,牽動人心。悠活就是回歸第一目標。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三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