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微時代文創陣列 〉 繁花詩錦

繁花詩錦

讀紀小樣《就是要開花》

作者:李桂媚 圖片提供:紀小樣

迄今已出版超過十本詩集,屢獲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磺溪文學獎、玉山文學獎等諸多獎項肯定的紀小樣,在現代詩、散文、小說、評論與教學都表現亮眼;最新出版的詩集《就是要開花》,從書名即展現出他作為詩之信徒的堅定。「花」是具體的景象,同時負載著豐富的象徵意義,因此在詩集中,可以讀到「我聽見滿園的芬芳/嘯出春天的吼聲」(紀小樣,2023:26)等描摹自然之美與生生不息的詩句,亦能感受到「微涼的山風吹來花香」(紀小樣,2023:29)那種開闊和閒適,以及「攀著絲瓜黃花的頹牆」(紀小樣,2023:143)的時間感。

生命的印記
「花」是植物的型態,散文詩〈身體好擁擠〉(紀小樣,2023:200)以植物的成長進程比擬人對慾望的追求,全詩寫道:
身體好擁擠,我的心太大;
身體好擁擠,我的膽太壯;
身體好擁擠,我的慾望太多……

身體好擁擠……。
是啊,那麼──都把牠們搬出去好嗎?

搬出去啊才知道:
外面根本也沒有容納「我」的地方。

枝開了葉散了花繁了果茂了;
枯了枝,散了葉,落了花,爛了果……

身體還那麼擁擠嗎?

心還是很大,心還是很大、很大……;
但卻覺得自己越來越──空……虛……(紀小樣,2023:200)

題目名為「身體好擁擠」,詩句一方面透過反覆出現的詩句「身體好擁擠」,來突顯擁擠的感覺;另一方面,點出「擁擠」導因於「慾望」,在體內不斷膨脹的慾望,讓心變得貪婪,膽子也變得狂妄,於是內在的慾望開始外顯,然而汲汲營營卻是徒勞。第四個段落前半部刻意不使用標點符號,連續出現的枝、葉、花、果,揭示了蓬勃的生機,而生機不只是生命力的旺盛,也意味著慾望的無窮無盡,緊接著,分號之後的後半段,加入了逗號的停頓,枝、葉、花、果,如同人一生經歷的生老病死,隨著時間的前進,也在追逐慾望的過程感受到挫敗,甚至對於所擁有的一切,開始產生是否虛擲生命的懷疑。再者,詩作中多處運用刪節號,代表了未完與延續,植物年復一年的四季變化,生與死不斷循環,而人心對於慾望的追求,何嘗不是一再重演的歷史!?

面對父親的辭世,詩人寫下〈彼岸花開〉,對著父親細數家人們都「很好」的近況,盼望離苦得樂的父親,可以心無罣礙的在天上世界,詩末娓娓道出「陪您共看 彼岸花開……」(紀小樣,2023:166),傳達出對父親永恆的思念。哲學家費爾巴哈認為:「儘管有死,也定要充分地度過一生」(段德智,1994:257),詩,或許可視為超越生命與死亡的存在,悼念詩〈拆分──致詩人岩上老師〉末六行,將岩上最後一本詩集《詩病田園花》之詩題拆解、並融入其中:
水煙漫越之處,您用詩病示現
陰陽如何割分?過臺十四線
我站在九九赤峰之下泥乾的
田園土梗旁 靜看您
藍田種出的
孤挺之花(紀小樣,2023:170)

岩上曾受《周易》啟發,創作八行詩,紀小樣詩中的「陰陽」不僅訴說著從此天人永隔的悲慟,亦呼應著易經的陰、陽兩儀,家住南投草屯的岩上,在家就可眺望九九峰美景,如今,群山依舊青翠,卻再也見不到詩人身影了,所幸還有詩,岩上一生耕耘文字田,產出諸多藍田美玉,留給後學的不只是作品,更包含了哲人的風範。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三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