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機一冬
讀吳建樑《光與影的微縮城市》
作者:李桂媚 圖片提供:吳建樑
吳建樑集結十二年詩作出版的《光與影的微縮城市》,是他的第一本詩集,誠如書名所言,作品聚焦於城市生活所見所聞,以及所思所想,光明與黑暗看似相對,卻也一體兩面,光影相隨是生活隨處可見的景象,亦是生命點滴的歡喜與哀愁、希望和挫折,詩人透過文字,把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微縮成一首又一首的詩,引領讀者遊歷其中,感受不同視角、不同時空的城市風貌。
細探詩集呈顯的微縮世界裡,可以發現,詩人似乎對於「冬」情有獨鍾,首先,從詩題來觀察,在使用春、夏、秋、冬的題名裡,「春」只有〈春天被監禁〉,「夏」僅有〈夏曙〉,「秋」完全無,「冬」卻有〈冬〉、〈冬。魍港〉、〈入冬〉、〈下一個冬天〉、〈冬季〉五首。
蕭瑟孤寂
吳建樑〈冬〉一詩能夠見到詩人把文字視為重要的信仰,全詩寫道:
生活是斷了觸鬚的螞蟻
不知爲了哪顆糖、跟隨哪個隊列
前進,漫無方向地爬行
在精神的冬天,各種風暴網狀包圍世界
但我們沒有存糧,如同寓言
親近中慢慢疏離
任憑文明黯淡老去
文字的世界靜靜地等待
等待所有的住民回歸
殷切地敲門(吳建樑,2019:59)
詩句將生活形容為斷掉觸鬚的小螞蟻,隱喻著人們在現代社會的迷茫,漫無目的前行或者盲目跟隨的現況,「精神的冬天」代表內心的孤寂、人與社會之間的疏離,面對當下的困境,以及種種不確定因素,顯得萬般無助,「如同寓言」則揭示了生活縱使有時荒謬,仍然不得不面對的現實,而人往往只有遭遇突如其來的變故,才能明白某些道理。再者,文字是記錄與傳遞文明的重要工具,詩人堅信文字能夠改變思想,甚至是撼動整個世界,因此,詩作最末點出了文字的力量,文字仍然安安靜靜等待著,等待其在大家心中撒下的種子,帶領人類重新回到精神的家園,往更美好的願景前進,而為了探索真理,人們也將持續向世界發問,最後一句「殷切地敲門」,正是確認了歸屬之後,那份對文字的情感和渴望。
〈冬。魍港〉選用坐落於嘉義縣布袋鎮一帶、早在明朝時期就開墾的「魍港」為描繪題材,藉由時間的流轉、景象的更迭,勾勒出昔日的繁榮與如今的沉寂,詩作倒數三行寫著:
老海圖的魍港深邃
新地圖上被湮沒的註記
不堪辨識(吳建樑,2019:201)
古老的地圖見證了海盜活動與貿易據點的歷史,然而,到了現在的新地圖,魍港的辨識度不再,「不堪辨識」代表著沒落與遺忘,小小的漁村如同沙塵一般,在時間的洪流中越發顯得渺小,而詩題「冬」所負載的其中一個象徵意義──靜謐,或許就成為了「魍港」之最佳註解。
〈入冬〉以「冬」表達困境和挑戰,從蕭瑟的氛圍中展開,詩句「嗯,啊,喔是失語期間常用的字彙」(吳建樑,2019:239)道出內心封閉起情感,無形中也呼應了冬季的休眠狀態,「含著血痕,成爲新品種的雪」、「苦寒,帶著赭紅的心在慘白中盛開」(吳建樑,2019:240)等句子呈現出白色的雪與紅色的血之鮮明色彩對比,誠如《色彩的世界地圖》一書關於紅色之詮釋:「紅色雖然給人『血』的印象,卻不是和死亡連結,而是表示『精力旺盛』這樣朝氣蓬勃的精神」(21世紀研究會,2005:100),雪的冰冷加上血的傷痛,揭示了飽受折磨的痛苦,卻也隱喻著即使面對凜冽寒冬,仍要放手一搏的決心與堅韌。此外,冬天雖然是四季的尾聲,但緊接在冬季之後的就是春季,因此也銜接起新的開端,意味著只要撐過苦難,即能復甦。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五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